说到端州,不仅说端州的美食,还说端州的美山,在嬉嬉笑笑中,大家帮柳文唤收拾行李。
两天后,孙山,黎信筠,张朝阳,姜谦别了一支柳条送别了柳文唤,这一别恐怕要三年后再见了。
收拾了思绪,孙山继续按部就班地读书。
一个月后,孙山收到广州府的来信,是孙大姑寄过来的。
信中写到何书谨中进士,以及考上庶吉士,准备入翰林院为期三年的学习。
还通知孙山看准时间来一趟广州府,参加何书谨的进士宴席。
孙大姑来信强调孙山莫要孤身一人行动,她和孙伯民商量好,孙伯民会到漳州府接他,陪同他一起到广州府的。
山里陡峭,孙大姑和孙伯民实在不放心孙山领着什么都不懂的桂哥儿独自一人到省府,宁愿花些脚力,花些金钱也要一起来。
孙山表示很无奈,非常的无力感。
他已经十六岁了,但孙大姑和孙伯民还是当他三岁小孩子,这不准他做,那不准他做,孙山又不想争吵,只好无奈地接受。
心里想着就算他二十六岁,在孙大姑和孙伯民眼里他还是三岁小孩子。
这次大表哥考上进士,实在是天大的喜事,所以孙大姑和孙伯民才叫他去参加,要是一般的喜事,他们姐弟俩还真不愿意孙山长途跋涉去喝喜酒呢。
孙山未等到孙伯民来接送,他的舍友张朝阳忽然要回家了。
张家来信说张朝阳的母亲病重,张朝阳不得不离开府学,回阳禺县。
至于什么时候回来。这个很难说,但肯定的是一两年内回不来。
孙山,黎信筠,姜谦送上慰问金后,在镖局送别了张朝阳。
孙山安慰地说:“朝阳,保重,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黎信筠拍了拍张朝阳的肩膀,鼓劲地说:“阿阳,莫要难过,或许回去后,什么事都没发生了。”
姜谦拱了拱手,道了一声珍重:“朝阳,写信常来往。”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张朝阳嗯了一声,点了点头,拖着大包小包,和孙山三人道了一声保重,头也不回地离开漳州府了。
连续走了两个舍友,新的学子搬过来住,但是漳州府土着,经常不回宿舍。
所以整座小院子显得空空荡荡。
孙山和姜谦对视一眼,又快速移开,感觉非常地孤寂和无聊。
两人依旧如往常那样开始读书生涯。
不过教授的课都听过了,他们更多的是到图书馆或者外面的书店看书。
读书时间相当地充足和自由。
孙山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就是自律,就算没有人监督也能按照计划读书。
姜谦佩服地说:“阿山,多亏了你。因为你如此有规律地读书,所以我才没有懈怠。每次看到你按照规划看书,我想偷懒的心立即消散。阿山,谢谢你。”
孙山无语地看了一眼姜谦,感情把自己当做他的鞭策,演绎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喜欢我,孙山,科举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