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听他这么夸赞,孙山还是选择原谅。
得意洋洋地说“弘文哥,像我这样优秀的人,就算最后一名,也掩盖不住我的优秀。在京城,不少姑娘追着我跑,可把我吓坏了。”
郑弘文眼睛睁得大大,发出阵阵惊讶之声“想不到京城的姑娘这么奔放,竟然追着男子跑。哎,我好想到京城,看一看这样的场景。”
桂哥儿在一边补充“弘文哥,京城不止姑娘奔放,男子也奔放。我们家山哥,男女老少都喜欢他,追着他跑,还收到不少礼物。京城的人好有钱,连金子也送。哎,要是你看到,肯定终身难忘。”
郑童生在一边默默地听着孙山吹水,等听到送金子,也好奇了。
不由地问“桂哥儿,你仔细说一说,送什么金子?”
桂哥儿非常浮夸地讲述死忠粉怎么给孙山送金子,送名砚,送二胡的事。
还强调这些礼物的珍贵,更强调状元都比不上他家山哥受欢迎。
桂哥儿眼里一闪一闪亮晶晶地说“山哥可受欢迎了,大家都喜欢送礼物给他。不过山哥只收便宜货,贵重的物品不敢收。山哥说了,无功不受禄,千万不能拿别人的钱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血汗赚的,不能要。”
桂哥儿这么一说,孙山的形象立即升华,变得高大上了。
郑童生和郑弘文两眼放光地看着孙山,好似看到孙山背后有一圈金光闪闪,越来越耀眼了。
孙山拿出一份小报,递给郑童生,骄傲地说“夫子,这是京城的小报,你看一看,我们郑氏学堂上小报了,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黄阳县郑家村,有一间乡村私塾叫郑氏学堂,里面有一个兢兢业业的郑夫子。”
虽然孙山说话略显浮夸,但不夸一夸,别人怎么会开心呢。
郑童生眼睛睁得大大,急切地问“在哪里,让我看一看?”
孙山指着“郑氏私塾”四个字,给郑童生和郑弘文讲述什么是《京城小报》。
当然不仅《京城小报》有出现郑氏学堂,其他小报也有。
孙山一一圈起来,让郑童生看。
桂哥儿乐呵呵地说“夫子,郑氏学堂在京城人人都知道了,可出名了。大家都知道里面有个姓郑的夫子。”
郑童生颤抖着双手,摸着“郑氏私塾”这四个字,想不到他开的小小学堂,竟然传到京城了。
郑童生激动地说“好,好,好。”
郑弘文看到郑氏学堂出现在小报上,虽然短短几个字,但已经让人非常激动了。
感动地说“阿爷,想不到我们家的学堂也广为人知,真的太荣幸了。”
孙山笑着说“夫子,这份小报就留在学堂。”
顿了顿,继续说“这次我还整理了一些卷子,印刷了出来,也给你留一份。不管有没有用,总归有比没有好。”
郑童生猛然地一抬头,看到一叠的卷子,轻轻地摸了摸,感动地说“阿山,谢谢你。”
孙山摇了摇“能为学堂做点事,我很高兴,希望学堂能有更多的学子走出来,能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