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梦想与现实的抉择(2 / 2)

可以说,李白在三杰之中,选择了一个必须承担一切的人,如果没有这个人去代表整个团体,去当所谓“梦想”的替死鬼,那么最后的结果,只会导致天下人对这条道路嗤之以鼻、敬而远之,认为这条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一旦如此,日后若想再次踏上这条路,必定是难上加难。

所以,选择一个代替梦想去死的替死鬼,无疑成为了大势之下最好的选择。

显然,这个替死鬼,就是叶倾城。

三杰,全部都是李白一手带出来的,这三人的性格品德,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刘鼎,黄巢之子,拥有大世慧眼,智慧如海,心态平和,波澜不惊,身负“帝王大道”,以前车之鉴明悟帝者之理,有万古罕见之统领大帅之才。

兰星羽,愚者出身,天赋异禀,战力非凡,为人谦逊,不骄不傲,有“一人可挡千万军、天下威望尽我属”的英雄风采。

叶倾城,身为散修,足智多谋,策无遗算,宏才伟略,胸怀大志,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不世军师之才。

三杰同行,一帝王,一将才,一谋帅。放眼九天十地,三界内外,都难寻此等人物,再无这般天骄,三位一体,举世无双!

但是,在大势之下,李白深知这条道路,不是仅凭天才的努力就能走下去的,他和黄巢都失败过,他们不希望有人再失败一次,从而导致世人对这条道路充满失望,不愿踏入。

如果真的如此,这条道路就此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那对于整个修炼界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

无可奈何之下,李白只能选择放弃一人,让他承担这次失败的所有责任,李白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人: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道路走不通,而是因为人不行。

于是,这个黑锅,自然而然就甩到了叶倾城身上。

对于这一点,谋略通天的叶倾城,也早已经心知肚明,但是,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为什么这个替死鬼偏偏是他?为什么李白不能选择别人?

那一刻,任何人都没有说话,但场内似乎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同一个声音,那是叶倾城内心的嘶吼,仿佛此时此刻,所有人都进入了叶倾城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这个人,偏偏是我啊!?”

终归于最后,无论李白选择放弃了谁,他的内心都无比煎熬。

这三人被他视如己出,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后痛苦的不止是被放弃的那个人,也同样还有李白。

但尽管如此,叶倾城今天只想要一个答案,那是一个可以改变人生结局的答案。

兰星羽见叶倾城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深知自己等人确实对不起叶倾城,于是解释道:

“三者联手,也只能成为人杰,成不了造势之神。”

“我的武力,你的智谋,加上刘兄的帝王之姿,表面上看虽牢不可破,但终究少了那么一份融洽。”

“这条路,只靠人才和天才是走不通的,唯有傲视万古、前无古人的‘全才’,才有可能将道路开辟到尽头,就像始皇帝嬴政那样。”

言罢,兰星羽转头对李白说道:“李大人,该你表态了。”

话音一落,众人的目光齐齐聚到了李白的身上,楚狂人的那份狂傲,在此刻丝毫不显。

此时的李白,不再是傲视天下的华夏诗仙,不再是行侠仗义的醉酒剑客,也不再是追求仕途的问道强者。

现在的李白,不过是一位身心迟暮的心愧长辈,他的内心被愧疚所充斥,无论当初如何做出选择,他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李白看了看愤怒至极的叶倾城,他知道,在这份愤怒之下,隐藏着的是近乎绝望的悲伤,这种情绪,足足折磨了叶倾城一千多年。

明明曾经是自己最宠爱的儿徒,却因为一次命运的抉择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情。

在这无法挣脱的内疚之中,李白足足在愧疚中度过了千年之久。

而叶倾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条道路上一定要有人牺牲,为什么这个牺牲的一定要是自己?

痛苦、无奈、命运的不公,在叶倾城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这一沉寂了千年的命运悲剧,会在今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