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例(1 / 2)

“我们都知道,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继任大统。这个时候,刘禅究竟是面对的一个怎样的烂摊子?”

“要知道,当初刘备可是对诸葛亮说出过这样一句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代表什么,也就是说刘禅如果能力不足,诸葛亮可以直接对其取而代之!”

“外有魏吴两国对其虎视眈眈的,内有忧患,人心不稳。如果刘禅有一点疏忽,蜀国必定分崩离析!但是刘禅却把这最难的时期撑了过来,并且将帝位维系了四十一年!”

“如果他真的没有能力,诸葛亮怎么会甘心辅佐他?如果他没有任何手段,在诸葛亮死后,他又怎么能在魏国的虎视眈眈下,撑了这么久!而且魏国接管蜀国的时候,蜀国百姓竟没有受到任何兵灾人祸!”

“如果刘禅不是一个仁厚慈爱的君主,他怎么可能将蜀国百姓保护得这么好!怎么可能让他如果是一个傻子,怎么可能让这些前朝遗臣甘心追随他!”

嘶!

姚谦的话,犹如洪钟大吕,响彻在了众人耳边!

神州学术界,对于刘禅这个人,早就已经有了定论。

这些定论早就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们这一代学者的心中,但是现在姚谦的话,彻底地让他们已经被固定的思维,产生了动摇!

从来没有一个人把刘禅研究这么透彻!

因为,对于整部三国而言,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而且还是一位亡国之君,就没有人愿意在他身上花费太多精力!

学者们都在研究诸葛亮,研究关羽,研究曹操

他们疏忽了这个蜀国的二代君主,也没有去深究为什么刘禅在诸葛亮时候还能将偌大的蜀国维系数十年!

这一刻,三位老人,对眼前这位年轻女孩,居然产生了一丝丝的敬意!

她能够说出这番话来,绝对是下过大工夫研究过刘禅这个人物的!

学者就是要这种肯下功夫的态度!

对于这种人,他们一向都是报以敬重的态度!

“还有第三点!”

姚谦又开口了。

“其实,我们看三国演义,其实也不难发现,刘禅这位君主,在面对曹魏的时候,一向都表现的很软弱,所以魏国也愿意见到这么一个没有威胁的对手,就把全部的注意力转向了东吴。”

“然而,刘禅真的是一个软弱的君主么?在我看来,刘禅这恰恰就是大智若愚,心怀慈悲的表现!”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留给刘禅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蜀国,六出祁山耗费了蜀国大量的国力,这个时候刘禅如果依旧对魏国表示出强硬的态度,要与魏国决战,最终受苦的是谁,是百姓!而且这个时期,魏国国力强横,势不可挡!刘禅做了什么选择?”

“他选择向魏国示好,宁愿在魏国面前装傻子,也不愿与其发生冲突,因为他不想再让自己国家百姓在遭受战争的伤害了。魏军攻到蜀国城下,刘禅直接打开城门投降,然后被魏国养在洛阳,最后有了乐不思蜀这个典故!”

“那个时候,刘禅有的选择么?明知敌不过,还要跟魏国去拼?”

“其实,刘禅的心思也不难理解,他从小丧母,成年丧父,中年丧妻,见了这么多生死,但是一辈子也没有遭受过什么苦难。刘备与关张逐鹿天下,对他而言只是一个词汇,他从小就没有出过都城!他只想好好活着,当了皇帝后,他也只想让他的子民们好好地活着!”

“而且,他不是傻子,知道火烧夷陵之后,蜀国元气已经大伤,不可能再是魏国的对手!蜀国百姓也因为诸葛亮六出祁山,遭受了多年的战争之害,他也不愿看到百姓在受苦,所以才会露出傻痴的一面,让魏国放松警惕,不在将他当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