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流民问题(2 / 2)

“谁说我不识字,这几天我抽空学习教官教我们的三字经,至少已经认识七八十个字了。”李虎有些羞恼,瞪了李常胜一眼,解释道。

“大车二十六辆没有牲口,马二十四匹,加上村里原有的一匹,合计二十五匹,耕牛八头,听了教官的话,侯宝玉从蔡松的书房弄到书二百一十二册,毛笔……”

李虎还要再说下去,张哲已经笑着阻止了他。

其他人不敢再哄笑,都低下头去,肩膀一耸一耸的,忍得很辛苦。

“收获不可谓不大,不过大家切莫自大,昨天运气不错,否则不会这么顺利,粮食和金银可以先用起来,牲口和大车先不用,这几天斥候队要加强侦察,严密封锁李家坳东西两个口子,尤其要注意官府的人。”

张哲并没有那么乐观,李家坳并没有与世隔绝,前几天华阴县里管户籍的典吏就来勘察过,给李家坳的新居民上新户籍,方便接下来县里指派税役。

众人都觉得张哲的担心有道理,纷纷点头。

“教官,我有话说。”一向默默无语的赵小虎举手。

“好,我强调一下,以后开会发言不需要搞得跟训练一样,随意一些。”张哲示意赵小虎说话。

赵小虎还是站起来说道:“我觉得我们作战的人数不够,总共八十几个人,还不如县城里马员外家的护卫多,杨家沟的杨老六手下都有一百多号人,我们现在有钱有粮不如招一些流民扩大队伍。”

赵小虎显然考虑了很久了,说出来的话有理有据。

张哲用眼神示意大家发表看法。

“赵小虎,什么叫有钱有粮,看着多,咱们人也多,可不能再招流民。”说话的是常平。

“就是,村里养活不了多少人,再说,都是拖家带口的,招一个可就是一窜。”傅横附和常平的观点,赵小虎低下头去。

“我能不能说?”新晋副队长李忠义涨红着脸小声道。

张哲鼓励他开口,李忠义腾地站起来,又觉得自己是不是骄傲了,看了看左右,脸色一红,犹豫着看了看张哲。

“忠义,有话大胆说。”张哲鼓励道。

“好,教官,我觉得,”李忠义开始咬文嚼字了,“我觉得要招人,人多了,干的事情就越大,抢来的银子就越多,完了。”

“哈哈哈!”不知道是谁先笑了起来,接着便有五六个人大声笑了起来。

等笑声渐渐落下,张哲咳嗽了一声道:“忠义说得没错!”

众人愕然!

“大家是不是觉得凭着咱们这些人就能保住李家坳?”张哲看着众人问道。

见众人没有回答,张哲接着道:“保不住的,即使咱们每个人都是三头六臂也保不住的,驻守在县城的有两个百户,两百三十多人,再远一点的潼关有三千多人,咱们不说官府的兵,老虎沟的一只眼有两百多人,只能算小打小闹,馒头沟的坐山虎有五百多人也只能算小股山贼,马家山的通天虎有多少人,一千多人,听说最近又在招收流民,现在有多少人?

咱们这点人马要是通天虎那一天想起来收拾咱们了,大家说怎么办?

咱们再说点别的,大家知道最近闹得很凶的高闯王有多少人?

号称有几万,几万人还不是被官府打得逃窜到了山西,官府有多强?

年初建奴入关有多少人,才几千人,官府几万人围追堵截还不是死伤惨重。

大家说我们这点人能干什么?

居安思危才是长久之道,趁着现在其他山头还没有注意到咱们,官府还只认为我们是一伙可怜的流民,这个时候正是我们埋头发展的好时机。

所以我说忠义的话是对的,赵小虎的话是对的,大家有没有意见?”

张哲说完,两只手轻轻地敲打了桌面,静静地看着所有人。

李虎第一个地下了头,接下去是李常胜、常平、傅横、莫得水等人。

张哲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抛出了今天自己要提的事情。

“莫得水!”

“是!”

“你们斥候队接下去要多关注流民的动向,哪里有大顾的流民及时汇报,再给你们加派些人手,大家分散招人,今天招一些,明天再招一些,千万不要引人注目,慢慢来,不要光盯着轻壮,孩子才是未来,咱们负责养,负责教,这样的人才能跟咱们李家坳一条心对不对?”

众人默默点头,被教官这样一条一条的剥开来讲,大家才觉得是这么回事,所有人才开始正视流民问题。

“至于土地吗,大家不用担心,咱们手上要是有五百精兵,附近哪个山头吃不下来,有了人咱们可以开荒,附近可供开荒的土地还是不少的,养活几千人不是大事。

对了,莫得水,你们出去要尤其重视那些有手艺的人,我这里提一提,尤其是铁匠要像宝贝一样地给我请回来,谁请回来一个手艺高的铁匠,就给谁记一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