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豆腐渣满城工程项目(1 / 2)

抗清 傲骨铁心 1263 字 5个月前

如今湖广地区米价是一升15文左右,一斗米15升,差不多220文左右。</P>

一两银市面上兑换铜钱的话大概千文左右。</P>

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能买80斤左右的大米。</P>

按购买力算的话,约等于王五前世的200块。</P>

5万两白银折合成币的话,就是750万到1000万币。</P>

相当于县级市的归州城中有钱人肯定比县里多,所以这笔钱对于城中士绅大户而言并不是多大的一笔数目,凑一凑肯定有。</P>

一家吃力,十家百家就不吃力了。</P>

家里没个几十万,你好意思叫大户的。</P>

这次“集资”,王五强调有功名的得排在有钱前面。</P>

因为这年头有功名的无非两种人。</P>

一是前明的,二是满清的。</P>

前明有功名的不思抗清反而甘愿当汉奸,不拿他们的银子拿谁的</P>

功名考的清廷的,那这钱就更应该出了。</P>

因为从时间上算,最近的一次湖广乡试是三年前。</P>

三年前,大明还没亡呢!</P>

至少归州读书人应该晓得明军正在隔壁抗清。</P>

所以,必须得收。</P>

功名是什么</P>

就是编制。</P>

也许后世有编制的和有钱人并不等同。</P>

但这个时代,有功名和有钱人基本挂钩。</P>

士绅士绅,有士才有绅。</P>

没有功名带来的特权,就不会有地方豪强。</P>

所谓士绅,不管城里还是乡下,都是地头蛇。</P>

当然,为防出现个别特例,王五也特别叮嘱夏知州要搞“有实力的”。</P>

多余的话就不解释了,都懂。</P>

“不要害怕,钱你们照拿,借条本官也照写,回头有刁民若上告也是告本官,与你们无关。”</P>

王五给归州城中的军政主官吃了颗定心丸,直接把事兜自个头上。</P>

并暗示他敢在归州摊派集资,上面肯定有人。</P>

汉军都统大人的上面又是谁呢</P>

“明白,明白,卑职明白!”</P>

知州大人立即就去忙活了。</P>

都统大人瞎耽搁时间,你早点说分我一笔啊。</P>

城中士绅大户很快就接到通知到衙门开会。</P>

夏国恩列出的名单上能够出席这次会议的有54家。</P>

致仕官员就有5家,一个还是从礼部侍郎位子上退下来的,相当于部副退休。</P>

两个是府州衙门退下来的,一个是主事下来,还有一个是山东知县任上退下来的。</P>

另有十来个都是家中有人在外地做官的,官职不等,最大的官是在广东做知府。</P>

余下的要么地多,要么铺子多,都是归州城数得着的人物。</P>

为防止这帮士绅大户再把钱摊到平民百姓头上,搞什么豪绅的钱如数奉还,乡亲们三七分之类的鬼把戏,王五让徐霖带人列席会议以为威慑。</P>

并嘱咐肯出钱的就放回去拿钱,不肯交钱的就扣在衙门。</P>

不打也不骂,就这么扣着。</P>

上茅房都不准。</P>

倒看谁熬得过谁。</P>

夏知州到底是有经验,出主意说真有头铁不肯交的便叫人去他家跟他家里人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