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张叔夜(求推荐票,求收藏)(1 / 2)

为了释放自己的善意,童贯命令大军在进入富阳县境内之后,就地安营扎寨。

这可让已经做好了伏击准备的牛振刚十分的恼火,还以为童贯这厮已经识破了他的埋伏了。

童贯虽然是一个自私自利,贪生怕死,又大奸大恶之人,但还是有识人之明的,否则也不会立下了诸多的功劳。

向西扩边三千里,打败吐蕃,打败西夏,迅速平定方腊的起义,这些都足矣证明,童贯并非是一个无用的草包。

为了顺利劝降张军,招安张家军,童贯开出了很多优厚的条件,并派出了朝中的重臣,龙图阁直学士张叔夜。

张叔夜此人英勇善战,又非常有计谋,在海州知州任上时,便平定了不可一世的宋江起义,把宋江和他的义军队伍给招安了,立下了大功。

张叔夜原本在山东路的青州府任知府,童贯受命前来两浙路平叛时,皇帝赵佶给了他很大的权利,允许其挑选朝中的文武官员,随其赶赴两浙路,童贯便点了张叔夜的名字,命其随大军出发。

一路上,张叔夜不负所望,帮助童贯招安了不少义军的队伍,又奋勇杀敌,打败了很多支义军队伍。

所以这一次前往杭州城,招降张军的重任,童贯也决定非张叔夜莫属。

张叔夜欣然接受了任务,只带着儿子张伯奋,骑着马前往杭州城,面见张军。

“禀三元帅,山下来了两个骑着马的人经过,是否马上拿下。”卢振刚正疑惑的时候,探子前来报告道。

“两个骑着马经过的人?走,带本帅前去看看。”卢振刚马上说道。

卢振刚眼睁睁的看着两人从山下快马加鞭的经过,并没有派人阻拦,以免打草惊蛇,现在他还不确定,朝廷大军之所以停止不前,是不是已经识破了他的埋伏。

山下经过的两人,从身上穿着的盔甲上看,便知道是个很有身份地位的人,至少也是一个将领级别,单独前往临安,必定是派去和大元帅谈判的朝廷使臣,目的不外乎是劝降招安。

这样的使臣,朝廷不是第一次派来,不过前面几次派的人,都不是身份很高的人。

“两方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大元帅说过的话,卢振刚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大元帅的命令,却是必须服从的。

如今卢振刚的身份地位,也是今非昔比,乃是义军中的三元帅,将来大元帅如果建立帝国,登基称帝,那他这个三元帅,绝对是要封王拜相的。

卢振刚知道自己的底子,没有什么文化,斗大的字也不认识多少个,加上脾气也是一个爆脾气。

为了将来不会太丢人,卢振刚请了一位有文化的读书人,教他识文断字,目前他已经认识了不少字,越发的佩服大元帅,因为他知道,大元帅曾经也是一个读书人,很小的时候便考中了秀才。

秀才那是多历害呀?反正卢振刚学习了半年,也只是比以前多认识了几百个字,勉强能看懂大元帅写给他的公文书信,距离自己写文章,还有很大的距离。

现在卢振刚的脾气,比以前要好了不少,至少遇事比以前沉着冷静,知道思前想后了。

换了以前,绝对是先将山下经过的人拿下,审问个清楚明白再说。

二年前,因为他的自作主张,将大元帅夫人劫上了山,把局势弄得不可收拾,大元帅虽然没有怪罪他,但卢振刚也知道自己的鲁莽行为,打乱了大元帅暗中积蓄实力的计划,过早的把自己暴露了出来,引来了官兵的围剿,不得不提前动手,和朝廷对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