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枟看了眼远处的杨硕,跟着直接离开了。
“这赵大人倒是辛苦,怎的这个时候还要忙于公务。”
从山丘上下来以后,杨硕笑着拍着马屁。
朱枟轻声道:“呵呵,他的确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返回到县衙以后,杨硕被人叫走了,朱枟起身返回自己的屋子里。
这次要为了调查事情,总得是要申请一些郎中下来的。
纵然他精通医术,但是也不能一下子照顾这么多人。
而且,洪水之后,别说粮食了,药材都不一定能凑到,所以朱枟只能给朝廷上折子,申请药材。
写好以后,朱枟走了出来。
看到站在外面的门房疑惑道:“李大人呢?”
门房拱手道:“朱大人,李大人有事出去了,您看您有什么需求可以安排小人。”
朱枟也不在意,将折子直接交给门房道:“这个折子帮我早点送到应天城,水患爆发之际,必然是有疾病,朝廷那边得下派药材下来。”
门房点头应允一声,直接离开了。
同安镇某处繁华的宅子里面,推杯交盏,李谦脸色通红的看着坐在对面的男子。
这男子穿着一身华丽的丝绸,身上佩戴着更是多种玉器。
“王老爷,倒是没想到,你竟然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招待本官啊。”
看着摆放在桌子上的酒肉佳肴,李谦笑着说着。
眼前这个满身奢华衣衫的男子不是别人,而是同安镇的商贾,王老五。
朱元璋开国之初,便立下了商人不可穿丝绸的规矩。
但王老五胆子极大,不仅满身丝绸,甚至还佩戴了只有王公大臣才有资格佩戴的高级玉器。
但李谦等人对此反而没有任何责怪,竟然以为是习以为常了。
外面水患的百姓连吃饱一顿饭都难,在这边却是肉食美酒,对比着实鲜明!
王老五笑道:“这一切还是靠李大人多多提携啊,若不是李大人对小人教导有方,哪里有今天的地位啊。”
两人推杯交盏,关系熟络得像是兄弟一样。
许久以后,王老五见到事情差不多了,挥挥手让下人去准备了一番。
没多久,下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放在李谦的桌子旁边,再度出去了。
看到放在自己面前的托盘,李谦心知肚明,但眼下也得装傻道:“王老爷,这是什么啊?”
托盘只是普通的木质托盘,但上面却是盖着一层红布。
王老五笑道:“李大人打开看看?”
李谦笑着揭开红布,看到里面清一色的银两和银票。
朱枟的大明商会虽然极力是推行银票,但在某些地方,银票毕竟尚未普及,所以倒是又要花费银两,也要花费银票。
看到托盘内的东西,李谦笑着装傻道:“王老爷这是什么意思?”
王老五知道李谦心中所想,但他也不点破,反而说道:“李大人,都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小人不过一介白身,位卑言轻,这些银两给李大人做个顺水人情。”
“同安镇发生水患,小人也是茶不思饭不想啊,您看我现在都瘦了两大圈呢,这些银两就请李大人做个善事吧。”
“现在同安镇百姓衣食担忧,还请李大人帮忙开仓放粮,救济一下那些需要帮助之人。”
李谦笑了笑,看着肥胖一脸横肉的王老五,心想你还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