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暗箭杀郑君(二)(2 / 2)

经典春秋 平谣 1535 字 11个月前

宁跪进门便说:“二位公子还记得淇河木舟之怨吗?现在淇河两岸的百姓都在唱着二子乘舟的悲歌,怀念急子和寿子。你们是朝中重臣,今日时机不可错过啊。”

两人见宁大夫和自己想到了一起去,就告诉宁大夫:“正在商议拥戴何人为稳妥。”

士大夫宁跪说:“我观察诸位公子中,唯有黔牟公子仁厚,德行操守都让百姓信服。并且是周王之婿,可以影响国人及各国诸侯。”

周桓王的女儿多,卫国又是周王室的毗邻。嫁不得诸侯,嫁给公族也算是周王的面子。当初周桓王想把女儿嫁给卫君,两个公子暗中做了手脚,说了不少姬朔的坏话,于是周桓王之女便嫁给了卫公子姬黔牟。

两位老臣觉得宁大夫说推荐的人恰到好处。也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于是三人策划如何实现立废。三人一致认为:以卫惠公战死郑国的谎言蒙骗朝臣,等确立了新君便匡扶朝政驱逐姬朔。于是先把姬朔死于郑国的谣言散布出去,然后左右公子出面召集朝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拥立黔牟为国君。

就这样尚在征战中的卫惠公不明不白地被赶了下君位。而姬黔牟堂而皇之地登基做了卫国国君。这个姬黔牟是卫宣公庶出,却是本分厚道,被朝中重臣所欣赏和爱戴,不管谣言可信不可信,众臣都拥戴黔牟。

公元前696年,卫惠公继位的第三年,卫国朝廷出现了一次政变。姬黔牟便被推为国君。

卫惠公被拒之国门外,不知如何是好了。手下的人提醒说:“主公还是奔齐国,一来齐襄公是主公的娘舅,应该能支持主公夺回君位,二来国内形势骤变,必有重臣做主,如果坚持继续回都城必有一场恶战。况且对方已经有了准备,主公胜算不大。何不暂且躲避一时。”

此刻一向以头脑灵活、聪明过人自居的姬朔真的是傻了。他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路可走了。于是调转车头向东北方向,投奔了齐国。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祭足赶到栎邑,姬突见祭足率军而来,知道其厉害,不敢直接面对,所以闭门不战。

就在祭足企图强行攻城的时候,宋国相国华督率宋国大军赶到。

华督高叫着:“祭足逆贼,背信弃义,还不束手被擒!”

于是卫军就从郑军的后面杀来,姬突见到援兵已到,从城内组织力量杀将出来。

祭足见自己腹背受敌,而且不知道卫兵来了多少,只好从侧翼逃窜。一口气逃窜了几十里,方整理残兵回都城去了。

姬突打开城门迎接华督,摆宴席款待宋君之余也苦苦相留。华督开始并不表态。直到姬突再次答应宋国的老账包括交割三城之类,华督才勉强留下部分人马战车后,撤退回国。

祭足的拼死征战,确实保护了郑国都城的相安无事,加上郑昭公在都城谨慎行事,也算是平安度过了外侵内讧的紊乱局面。但有了宋国相助,一时攻不下栎邑,与姬突形成了长期对抗局面。

郑国重臣高渠弥,一向对姬忽心怀不满。

这次祭足把姬忽迎回来做国君,内心就觉得别扭。他想到郑庄公要提升自己爵位的时候,是他姬忽不同意未能实现,他也想到在齐国大将军夷仲年把百镒黄金都奉献到自己的帐下了,又是他姬忽不同意齐国姻缘,让自己失去一次发财机会。而且他发现姬忽从来看不上自己,也不尊重自己,而且当初自己最先同意姬突篡位,现在姬忽复位,对自己更没有好印象了。

自打郑昭公回国,明显对他冷落。朝中有什么重要的大事基本不找他商议,虽说对他高渠弥没有兴师问罪,这样下去毕竟不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啊。

高渠弥心里就盘算着如何能治郑昭公于死地,重耳为自己迎来的机翻身的机会。他私下里派了几次亡命之徒暗杀郑昭公,都没得下手的机会。

这一天,高渠弥得知是郑国宗祠祭日,就是说郑国国君郑昭公必然亲自去太庙,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不可错过。高渠弥盘算着郑昭公亲临现场祭祖一路从郑宫到太庙的路径,寻找在哪里下手最安全。

这一次,高渠弥收买了刺客选择了关口,等待暗杀郑昭公信息。他要开始督战看结果,然后亲自出马,要保证在这一个祭日里结果了郑昭公,来迎接自己在郑国的翻身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