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伶人受命承父至;飞羽乘胜临敌城(1 / 2)

修魔有道 即墨若谷 1665 字 6天前

没想到再次同白先生见面,居然还是以阶下囚的方式。

黎源孝当真感觉一点儿颜面也无。

倒是白先生对他并无轻视的意思

“将军之勇,当真天下无敌,如此神勇之士,若只是屈于晋王帐下,岂不可惜?”

“先生休要劝我,输给您,末将心服口服。

只求一死,不愿背叛义父。”

听闻此言,白先生大笑道

“好,好一个忠肝义胆之人!”

说着,竟是命人松开捆束,

“将军,你可去了。”

黎源孝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白先生。

“先生,你又要放我?”

“那是自然,将军这般忠肝义胆之人,若就这么死了,岂不可惜?”

“先生,我~~~”

黎源孝一时感动无比,不知说什么好。

但白先生却是催其赶快离去,甚至连兵器都还给他。

虽然无比惭愧,但黎源孝念及晋王待自己的恩情,只得谢过白先生,单人独骑离开。

见白先生再次放走此人,身边人都是不解

“先生,此人太过勇猛,若是留着,实在是大患啊!”

“此等猛士,若是能归心于我,岂不是莫大助力?”

“可看其对晋王的忠心,恐怕不会改弦易帜。”

“放心吧,就算其不会改弦易帜,有我两番放走之恩在,其不会再与我等为敌。”

听白先生这么说,众人这才放心。

黎源孝的勇猛,实在令人胆寒,即便他们才抓住过对方,心里也是怕的很。

却说晋王大败,在一群残兵败将的护卫下,终于回到庆州晋元府。

只是一路的颠簸加之心态崩溃,此时晋王已重病在身。

就当大家都以为此次兵败,孤军深入的黎源孝必死无疑之时,其人居然有全须全影的回来了。

这可惊到不少人,尤其是以死里逃生的黎源信为首,对其能够归来保有极大疑惑。

黎源孝也不懂得撒谎,表明自己被俘之后,再被放归之事。

这话听的众人纷纷侧目,黎源信更是跳起来指着他的胸口道

“两番被俘,你居然都能完好无损的回来?”

事情很快捅到晋王处,这位一开始还不太信,直到亲眼见到黎源孝没事人一般站在自己面前。

这一次,晋王真的怒了,拖着病体,厉声责问黎源孝为何能回来。

后者没有半句虚言的实话实说。

但所言之语,却是没有一个人相信。

开玩笑,似他这般巨大威胁之人,人家都给抓了,还会放走?

怎么可能!

黎源信见晋王在气头上,又有病痛,心情本就不好,趁机添油加醋,不断落井下石。

而已然失去雄心壮志的晋王此时对黎源孝的怀疑也大到无以复加,当即下令要将其五马分尸。

黎源信见此,果断拦下这个差事。

黎源孝自觉愧对义父,也不反抗,任由施为。

行刑当天,五马同拉,奈何,黎源孝筋骨犹胜铁石,居然拉不动。

黎源信见此,面色铁青。

倒是黎源孝坦然道

“八哥,我自问从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不知为何你却是这般恨我。

若你真恨不得我被五马分尸,这般硬拉是无用的。

想要杀我,需要先用铁锥刺穿琵琶骨,再用利刃挑断手脚筋才行。”

黎源信闻言,只是冷哼道

“我知道了。”

于是乎,这位纵横战场无敌手的猛士,便如此落幕于自己人手中。

黎源孝去后不久,晋王伤势恶化,弥留之际,将亲子黎源勖叫道身边,取出三根箭矢交予他

“本王一生尚有三憾,一不能据信州,二不能败高氏,三不能登丹墀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语罢,撒手人寰。

其子黎源勖次日即位,即位之初,立即诛杀黎源信,随后整军备战。

再说另一边,平州方面听闻黎源孝、晋王、黎源信等人先后死去,庆州出现重大政局动荡,都是意识到此乃千载良机。

白先生也是果断,就要亲自领兵前去拿下庆州。

以他们如今发展,若是能拿下庆州,可以说,几乎已经拿定天下大势。

不料,狄飞羽却出面表示自己可以挂帅出征。

原来,那日交手,黎源孝不舍得下杀手,只是轻轻出手便已至狄飞羽极限,使之重伤。

但也因此,无意中打通狄飞羽任督二脉,如今其不但恢复,切本领比之前还要强上一倍。

如此战力,虽说可能还是不如黎源孝,但除其人之外,天下豪杰都再不如狄飞羽眼中。

听闻此事,高希德高兴不已

“二弟因祸得福,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白先生闻言,也是大松一口气。

毕竟不能什么事都让他来处理。

狄飞羽的统帅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前番败仗可以说是,非战之罪。

当即,狄飞羽点其八万大军,自平州而出,打算一举荡平庆州。

而庆州方面,此时可谓凄惨。

前次一战,庆州的家底都被晋王败光,辛辛苦苦积累多年的十几万大军,要么溃散各处,要么投降平州,眼下可用的部队不到两万。

听闻狄飞羽率军征讨,十三太保中的黎源忠、黎源义二人率万余人驻守截风关。

兵法有云,十则攻之,五则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