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老同学你好(求推进求关注)(1 / 2)

海生灵芝 醉三瑭 1218 字 11个月前

陈海生试着联系这位在博物馆工作的老同学,说来也巧,他刚好放年假在澳门旅游。

听了陈海生说有急事需要找他帮忙看个物件,这人读书时候一直是好学生,现在也是老好人一个,说也是要回来珠海坐飞机回去福建的,可以提前一天过来聚一聚。

其实一开始他对老同学聚会是不大兴趣的,但是一听到说有个古瓷器帮忙看看,立马爽快应上了。

“好人一生平安啊!”陈海生心里默念着。

那天发了个定位给老同学,约在一家中餐厅的包厢里,预先点了十二个菜,三人就在里面等他。

中午时分,老同学到了,三人那简单的介绍一下,一边吃饭,一边重温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

饭后沏上一壶普洱,陈海生简单跟老同学说了是帮旁边这位朋友小靓女看的东西。然后小心翼翼的拿起一个锦盒,这盒是昨天林博去杂货街淘来的,说要包装一下比较气派。

“秋生啊这个是她家的祖传东西,因为家急需用钱,你给看看这个是不是真货。”

“我们同学班里也就你学问高,懂的多。”

“嗯呢那可不,咱们的老同学以前可是班干部,老师的得力助手,现在又是大学问家,连我都感到骄傲。”

林博马上起身给郑秋生把茶给满上,那一脸笑眯眯的样。

“没有的事,哈哈说笑了,老同学你们两还是这么风趣啊。”

郑秋生接过慢慢的打开来看,就连翻开包裹的锦布也是动作缓缓的,这个可能是跟职业病有关吧。据说那些搞考古的在地里,一个物件得拿个大大小小的刷子慢慢的刷个一天才能拿出来,生怕损坏古物。

打开后,再从包里拿出一双白手套,小心的把瓷碗拿出来放在锦盒上面。右手撑了撑那几百度的眼镜,再喝口茶水润润喉咙。

然后仔仔细细的,把碗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又是看又是闻,还用手指弹了几下听声音。整整研究了十几分钟,感觉魂都被这瓷碗给勾走了,把旁边那三人都看傻了,心想还有这操作。

“哎不是,我说秋生大专家,你这是在干什么啊,看个靓妹也没你这么仔细啊。”

陈海生给了林博一个眼色,“啊肥你不要打扰老同学研究,要相信专家。”

郑秋生终于把碗放回盒子里,又喝了口茶水,估计吃了顿海鲜大餐把他给腻的啊。

“嗯~凭我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个应该是真货。”

“属于宋朝末期元朝早期的瓷器,难得啊,难得。”

“哈哈~我就说是真的吧,小秋文妹子,这下好了。”

林博听着都蹦起来了,开心的对着李秋文喊。

“这个宋瓷有什么说法没有,老同学你给我们讲讲呗。”

“让我们也跟着你学习中国几千年的知识。”

这回是陈海生起身给他倒的茶,然后再递上一根烟,郑秋生连忙摆了摆手。

“哦谢谢,我不抽烟。”

“其实也没几千年这么夸张,都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按各朝代推下来,到宋朝灭亡时间距离现在也就七百多年。”

“哈哈,你们说怎么会有上千年呢。”

陈海生他们三人连忙点头,说有道理。

“对吧,那我接着说说这个莲花碗的内容。”

接下来,老同学专家把关于宋代的瓷器内容跟教书老师一样,对着他们三人陈述了一遍。

宋瓷其实有分6个瓷窑系的,北方地区是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

李秋文家这个推测是龙泉窑莲花碗,形状类似台北故宫博物馆里藏的一个国宝极品。李秋文家的这个成色相对差一些,碗口有几个小缺口,应该都是常年没保存好,又是一直当香炉用,细小的灰尘会进到开片里面。

宋代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其青瓷的釉色与质地之美,亦如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全世人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