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那天下午,殡仪馆的车接走奶奶以后,我在单元门的楼梯口坐了很久。

爷爷葬礼结束那天晚上,我给她收拾衣服。满柜子的花花绿绿,她向来爱这些,她是个时髦的老太太。我工作以后,也总爱给她买,看她穿着欢喜我也高兴。整柜子的衣服被我铺在床上、抽屉里的也都翻了出来。按奶奶平常穿的频率以及记忆里它们存在的时间,我迅速分好了类。

中国的老人家大多有一个通病,不爱让孩子花钱,哪怕你瞒着他们悄悄买回去了也告诉了他们不能退,他们多数的做法还是整整齐齐的收在柜子里,彷佛只要这衣服还没穿,买它们的钱就还存在银行卡里。爷爷就是这样的典型。在这点上,奶奶倒是个特例。每次我买回去的衣服,她都第一时间拿出来试,遇到不满意的设计和颜色搭配还得跟我讨论一番。但她这些不满意仅限于关在门内发表。因为第二天她一定会欢欢喜喜地穿着新衣服出门还不忘跟一路上每个认识的人“炫耀”一番“这是我孙女给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吧”。久而久之,我在邻居眼里就变成了孝顺乖巧的好孩子,每回碰到熟人总要被夸奖一番,我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了邻居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我指着奶奶平常穿的频率高又存在时间较短的那一类说“衣服就留这些吧,回头我再给你买新的哈,剩下的那些我一会儿拿去楼下的回收箱,捐了吧。”奶奶说“好,给我买点最新款”。

那是一种玩笑的语气。

那时我以为,这是一种活到奶奶那个年纪的人对生老病死的释然和通透。

销假回去上班的前一晚,临走前,我去跟她告别。

“我明天得回去上班了,你先去白清那儿住段时间,我周末就去看你。要是住不惯就给我二叔打电话,让他接你回来住”

“放心吧,我有什么住不惯的,我去你弟那儿还能给你妈搭把手带带孩子”

“好的呢,等过段时间天气暖和点,我休假带你们出去玩几天,去海南吧,你们不都想看看海吗”

话音刚落,我俩都沉默了。

看海,去年过年的时候我说下个春节带他们去看海。

可是夏天的时候爷爷病了,我说做完手术养几个月春节去正好来得及,那时候医生告诉我手术做完爷爷就会好。九月的时候,爷爷癌细胞扩散,尽管每隔两周就需要去医院化疗,但他精神状态仍然很好。十一月的时候,爷爷的体重从一百四十多斤掉成了九十多斤,但他每天仍坚持下楼散步,我说我带你们去海南吧,爷爷说浑身疼怕坐飞机吃不消再等等。后来,等到春节的时候,爷爷已经几乎离不开床了。

“好啊,我亲自去帮老头子看看,你可答应奶奶了啊,到时候再忙也得请假”,她抬头满面笑容地看着我,又是玩笑的语气。

我也嬉皮笑脸地回回去:“啧啧啧,连我都不信,那怕是也没人可信了”。

十八岁的时候,有人跟你说,成年了就是大人了;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人跟你说,工作了就是大人了;后来,不再有人特意跟你说你是大人了,因为在他们眼里,你早已经是大人了。

可是,在我自己心里,也还是只当自己是孩子。我当了三十年的孩子。

这些年来,我能看到奶奶的耳朵、眼睛越来越不好了,因为出门的时候爷爷总是牵着她。看过了那么多医生,她自己也几乎放弃了,只是鱼眼睛还是会坚持吃。可是我从小习惯了她这种不好,我从小就习惯了跟她说话需要喊,习惯了每次回家一定要跑到她跟前她才能看见是我回来了。我习惯地以为她还是我记忆里的样子。

这些年来,我的爷爷,他从来都健硕的好像不会老。我每次回家,他还是像从前一样步履矫健,像从前一样爱吹胡子瞪眼,像从前一样一坐下来就像多动症儿童似的停不下来。他也还是我记忆里那个不会累爱折腾的小老头。

三十年来,我从不曾意识到他们会衰老,会生病,会离我而去。我总以为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年的时间。

可是,三十年了,大约是天堂里有别的孩子嫉妒我的运气吧。三十年了,我也终于知道,长大原来只需要一瞬间的时间。

很久以后,我坐累了,起身回家。进门前,我从包里翻出手机,在朋友圈里写:下辈子,我们去看海。

电梯到了31层,我走出来,右转。门掩着,我拉开进去,玄关处、餐桌四周、沙发上、电视柜旁,屋里四散的坐满了人。亲戚们几乎都来了,爷爷奶奶应该算是他们最后的长辈了。老家也有人特地赶过来,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是这样:尊老爱幼。我们从小耳濡目染这样的传统,于是这传统便一日日地影响着我们,最终刻进了我们的骨血里。遇到特定的时候,这骨血里的传统会告诉我们该怎样做,而老家的人又总会将这传统传得更久远更纯粹一些。正是因了这传统,在十天前以及今天这样特定的时候,他们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