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领命。”
————————————
两三日之后,皇宫里,一名雍容华贵的中年女子和一名身着龙袍的少年正在谈话,显然是太后和皇帝。
太后皱眉道:“西临国的小动作越来越频繁,这么下去可不行。”
皇帝赞同道:“赫连将军的生母是西临国人,自从她立了军功之后,西临国就有意拉拢,这次双方大军都是十万人,咱们存活了一半人数,可西临国却全军覆没,西临皇帝必定震怒,拉拢之意也更加旺盛。”
太后似乎回忆起了往事,唏嘘道:“一个同僚送给赫连老将军的花魁,竟然生出个奇才,天赋异禀,无师自通,拳脚功夫相当了得,把嫡出的兄弟们打得鼻青脸肿,将军夫人气得要请家法,是老将军有意要保住庶女,把她送到军营里,这才了事。”
皇帝握紧了拳头,道:“赫连将军是将门虎女,如今又威风鼎鼎,是能够造福东录国的,这样的人无论如何是不能走的!”
太后语气笃定,道:“给她赐婚,这人啊,有了家,心也就定下来了,等再生个孩子出来,那就是落地生根,稳稳地扎住了。”
皇帝犹豫道:“理是这么个理,可是儿子之前提过几次,每次都听到新的借口,赫连将军不肯成亲,咱们总不能强迫。”
太后斩钉截铁道:“赫连靖阑都二十五岁了,换作别人家的姑娘,孩子都满地跑了,况且之前是因为人没选好,哀家这次看中的是襄阳侯的儿子,文武双全,容貌俊朗,年纪也相仿,正合适。”
皇帝思虑道:“襄阳侯府人口简单,赫连将军嫁过去了,不用太操心,这么看来,夏侯哲夜也许是良配。”
太后越想越觉得这事靠谱,笑道:“夏侯哲夜老大不小了,哀家就不信,襄阳侯不着急抱孙子。先是他父亲过世,儿子守孝三年,三年过去,正要给儿子张罗亲事,又是他母亲过世,儿子又守孝三年,这一蹉跎,六年就过去了。”
皇帝突然想起了什么,道:“只是夏侯哲夜是独子,襄阳侯从前放过话,要娶贤良淑德的儿媳妇,如今让他儿子娶个武将,他能同意吗?”
太后却觉得这事没有什么顾虑,严厉道:“西临国的白大将军,只在赫连靖阑的手底下吃过败仗,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国若是不安定,还哪来的家呀?你可别忘了,这次两国交战,军队的粮草运送,是夏侯哲夜亲力亲为,赫连靖阑的战报里,还特意谢过呢。”
皇帝终于放心了,道:“儿子明日请赫连将军进宫,好好说说这事,若是她没意见,后日就再请襄阳侯进宫。”
太后笑道:“如此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