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科内容是军事课的重点,主要开设有战术、地形、工程、交通、兵器、辎重六大教程。教学内容比士兵阶段明显增加,野外演习拉练增加了次数,学员轮流当班长,图上作业,实兵指挥,操作各种武器,工程作业等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学,要求样样要掌握要领。
战术课程主要是学苏联红军、德军的战术原则,讲授的主要内容是苏联红军的经验。
朱德有时会给全校学员讲军事课,他的军事经验和造诣深如渊海,各种战例随手拈来,让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文强等其他教官,用的案例,多是东征北伐时期的。中队长级教官,主要是在操场上指导学员的动作要领和班排战术。
外国的战例和经验,吴焜如听天书,他和许多低文化的学员,连德、俄这些国家在那里都不知道,总觉得枯燥无味,听不懂,学不进,导致军事素质提高慢。朱校长察觉外军经验用处不大,马上逐步减少,增加了中国近代战役案例。
吴焜在地形学的收获最大。川军作战,不喜欢挖工事,可长期生活在山区,每个军官对地形的利用,各有心得。课程要求每个学员,都要学会亲自测绘一张五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形图,独立测绘,等高线要一一标示清楚。吴焜识图很快,要拿笔划图就可怜了。
可好在跟随的是中国顶尖级的军事“超级大师”,在朱德着手教育下、在冉秘书捉耳恶补下,在与李德彬“热烈讨论”下,吴学员终于“单独”完成了测绘课程,惊险过关。
兵器课的内容最为丰富和有趣。校方要求:学员要把步兵部队拥有的武器,包括步枪、手、轻、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的机械性能和射击操作技术要领都熟练掌握,这是吴焜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新兵营他就基本掌握了,这次更加规范。
交通课程要求学员掌握如何组织运输。一辆车坐多少人?每车之间的间隔应该是多少?不同的天气、地形条件下,一天的运输距离多长最为合适等等。对交通工具的性能也要求有一定的了解。
许多学员未见过汽车,要求换成马车计算,卢振纲教育长不同意。一大队长文强苦思冥想,想到了电影。他跑到二马路电影院联系,选了一部有汽车行驶、坦克攻击画面的电影,放映时暂停在那里,讲结构、讲原理、讲功能、讲弱点要害,学员通过直观画面,效果良好。文大队长也因此受到朱校长的表扬。
工程课程要求学员掌握筑城、挖战壕、散兵坑、交通壕、城墙爆破等技术。以及如何修掩体,挖单兵坑,建机枪位,如何隐蔽,位置选择、射界判断,安全间隔。川军由于战斗环境的差异,多是小规模战斗,运动中的战斗,极少使用掩体和工事。军官和士兵不善于建造,有坑趴坑,无坑爬坡,能减少伤亡,保命就行。通过学习,了解到机枪在地形凸出部构筑工事的意义,是视界最大化,射界最大化,覆盖面广,学会了机枪阵地旁边要用土石堆高,留出凹型的垛口,做隐蔽,融入周围的环境。备用工事,交通壕沟,撤出壕沟,这些都是闻所未闻的。有些曾经参加过多次战斗的川军军官学员,学习后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更有当时未学,不然某位战友怎会……扼腕长叹……
此外,每个学员还要学会骑马,如何在马上射击、刺杀等技术。从各师团调来了十多匹战马,供普通班学员学习。人多马少,学员仅仅是掌握个要领,骑上能走就行。如瘦长子金冶平,在马上抖抖颤颤,坐稳就不容易,何谈射击刺杀?
由于自觉严格的训练,吴焜和徐允士、蔡奎、胡洪疆不仅增强了体能,掌握了一名军官应该具备的各项技能,还养成了军官应有的生活习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军队的一切规章制度,包括内务制度、卫生制度和军容军纪。犹其是徐、胡二人,多次受到熊荫寰大队长的表扬,朱校长和卢振纲教育长也在校会上多次表扬。
训练也保留了一些老战斗技能,如耍大刀,练矛枪。
朱德军官学校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非常重视课本知识与野战实践相结合。除了课堂讲解,每周两次拉练演习,雷打不动。没有实战经验的普通班学员,野外实弹演练更多。
野战演练时,要求学员掌握如何利用地形、地物行进射击,以及在敌人炮火下如何跃进和构筑工事等技术,最重要的是掌握对班、排、连分队战斗攻防的指挥,每个学员都要轮流当指挥员,锻炼指挥能力。这是考评一个学员是否符合一名初级指挥员的主要标准。
军校正式开学后,政治课内容也丰富和规范起来。
朱德还重点讲了万县“九、五”惨案时,万县军队,敢于向英舰开炮的伟大意义。
有一次演讲会上,朱德还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
吴焜最爱听朱德讲话,他不仅穿着朴素,而且讲话风趣,声音洪亮,内容也与众不同,很有特色。他演讲的内容都是和工农兵生活紧密联系的事,总是强调中国的农民如何贫困、工人如何艰苦,鼓励学员,当兵,就是要打倒压迫在农工身上的帝国主义列强和军阀,要求学员要爱国家、爱百姓。他还常讲一些普通士兵的故事,痛斥部队官长克扣军饷的恶习。
所有学员对他都非常尊重、钦佩和爱戴,以能参加军校为荣。
每星期一总理纪念周的早晨,全校分驻两地的八百学员都要准时在大操场集中。
只要朱德在万县,他一定会参加并讲话,偶尔,杨森也会到军校露个脸。
政治讨论,是军校永远吃不完的一道大菜。受到校方的提倡鼓励,有时学员也会出讨论题,供大家讨论。
徐允士、胡洪疆、李德彬、蔡奎、金冶平等诸多活跃的学员与教官们,时常在一起议论时局,尤其对北伐谈得最多。许多教官在从军前,同样是教员、学生,像谌杰,还是上海的大学生,读过不少进步书籍,对国家形势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通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徐允士、李德彬、胡洪疆、金冶平、蔡奎、吴焜等人发生了蜕变,从一名普通的低阶军官,逐步锻炼成具有当代军事素养和革命觉悟的军事指挥员。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们初步萌发了革命思想,受到了马列主义启蒙教育,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他们今后冲开军阀的藩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打下了思想基础。
对吴焜耳濡目染影响最大的是朱德!朱德为人正直、诚实,能吃苦,有毅力的品性,对人热情,与人为善的处世作风,丰富的阅历,影响着吴焜。朱德对吴焜像亲儿子一样关心爱护,不厌其烦的对他耳提面命的教育。在涉及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培养了吴焜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为他最终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正如莫湘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忆朱德在万县时“从未见他冒过火,发过脾气,一直是和蔼可亲地与人交谈,发觉到人的思想有问题时,总是旁敲侧击,循循诱导;见人行动上有错误的,总是明白指出,以理诲人”。
军校学员的成分和思想状况比较复杂,教官们有时很生气,朱德总是耐心地给教官们劝导:“这些人的思想是应改造,但也是可以改造的。我们有信心把他们改造成为革命的可靠力量,否则,怎能谈得上改造社会、改造人类、改造世界呢?改造人不是个个都一样,而是要了解不同的思想情况,做不同的工作。主要是:主动地接近他们而耐心细致地以理说服。我看是能够争取他们走革命这条光明大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