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曜则是指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和镇星,始祖观察到它们在天空中运动的轨迹,和其他星星有所不同,它们像一根线由东向西穿梭行进,”大鸿指向夜空中最明亮的月亮说,“喏,于是将它们与太阳、太阴并称为七曜。”
大鸿说的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和镇星,后来被人们称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早在史前,人类就已经发现了它们,只是称呼不同而已。太阴就是月亮,那时候的人以为太阳和月亮只是比其他星星更加巨大和明亮,所以把它们也归为行星类了。
大鸿继续说:“始祖观察到太白星(金星)早上在东方,傍晚在西方。岁星(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居十二次的一次,始祖就将它所在的次名作为纪年的标准。辰星(水星)总在太阳的两边摆动,一天会摆动十二下,始祖就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刻度。荧惑(火星)在天上时而由西往东,时而由东往西,很迷惑人。(土星)每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每年进入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好象轮流坐着二十八宿一样。”
轩辕大帝和众人都听得云山雾罩,他说:“那你的始祖研究这些后,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大鸿说:“于是得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着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这十天干,还有‘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顿、赤奋若’这十二地支。将天干和地支结合在一起,就能制定岁次和一天的二十四时了。”
(后世的人将十天干简化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将十二地支简化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了方便读者,以后就用简化版叙述)
轩辕大帝此时总算是听懂了一些,他说:“那现在是什么岁次呢?”
大鸿说:“大帝,这是始祖推算的方法,但还没有一个部落的首领提出来实施,所以无法确定现在是什么岁次。”
轩辕大帝闻言大笑:“万事总得有一个开头,那就从我们开始吧。从我登基的那一年开始,各取天干和地支的第一个字,为甲子年,以后就以此类推好了。”
众人纷纷点头说好。
“如果我大哥知道地支这个东西,哪里还会安排什么‘日中为市’,应该改成‘午时为市’才对啊!哈哈哈哈哈。”轩辕大帝开心地大笑起来,“等我一统天下后,我将把这一法令昭告天下人,我要让天下苍生知道,我们不再是稀里糊涂的活,稀里糊涂的死。”
轩辕大帝笑罢,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其中一个年约二十的小伙子身上:“大桡,大桡。”
那小伙子应声而出,躬身问:“大帝,我在这里。”
轩辕大帝“大桡,刚才我们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吗?”
“听见了。”
“你好好向大鸿和天师讨教,然后制定干支甲子,用来计算年月。等到我们统一天下,我要让全天下的人都使用。从此以后大家都有年月可查。”
大桡领命,后来他根据大鸿传授给他的天象知识,制造出黄帝历。从此开始,华夏民族对时间和光阴不再混沌迷蒙,而是有了清晰的概念。现在倘若我们要追溯“年、月、日”的源头,便能追溯到轩辕大帝登基那一个甲子年。
交代完大桡后,他又想起一事,于是问歧伯:“天师,你刚才背诵的那五种气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