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作美,连续几天艳阳高照。打下的谷子,三天就晒干了。加上小源塘的,连禾稻谷282袋,去禾晾晒后得干谷243袋。
主宗的公粮任务一万六千斤,宗里还余一万七千多斤。金灵米壳薄粒大,一斤干谷近九两米,明年全宗的口粮整够。按份额分给大家后,吴承志带人碾了四千多斤中品金灵米。除了给每人50斤尝鲜,其余的都送到高明姝处酿酒。
第二天上午酿酒,高明姝坐镇指挥。吴承志、周子彬和几个女弟子都去帮忙,三小则趁机去打牙祭。酿酒工序是先蒸熟金灵米,均匀摊开到竹匾上。晾凉后撒上碾碎的秘制酒曲,拌匀装入置于阴凉处的酒缸。再以玉露花、生地黄、白茯苓、五加皮、何首乌熬成药汤,掺进与金灵米等量的山泉水注入酒缸。
一天一夜,金灵米就开始发酵。一周之后,酒虫会咬透灵米。每天上、下午要定时,用银杉木酒拌子搅拌。二十天左右,酒米完全沉缸后封口。来年秋季开封,沥掉酒糟分坛装好就可享用。金玉露酒放置得当,越久越香醇。三年的极好,五年的更佳。
酿酒的忙得不可开交,三小吃得不亦乐乎。金灵米一倒到竹匾,他们直接上手挖一大块,烫得“呼嘘、呼嘘”直吹气。捂紧压实捏成饭团后,塞到嘴里就啃。饭团又香又糯,出蒸笼一次他们吃一团,边吃边追逐打闹。
看着三小开心地嬉闹,关忠烈去世的阴影,从大家心头完全淡去。周小乙一米七二的个头,还在玩幼稚的追逐游戏,实在是违和感十足。三小却完全没这种感觉,他们始终乐此不疲。连吃四五个团饭后,高明姝出面叫停,她怕三小吃撑了。
金灵米收割完毕后,重体力的灵植活基本干完。等来年春耕时节,才又会开始大忙。周小乙这几日只跟着去捕了两次鱼,其他时间都在专心修炼。
之后一段时间,宗里连番到建安城交粮送鱼,他都没有跟去。手里的灵草、符纸等还多,够他折腾一段。至于买炼器材料,身上紫云币不多,买起器料来肯定捉襟见肘。
周小乙最近个头长得太快,没合适的衣服穿。除了高明姝给他缝制了一套新衣裤外,还向关正飞、吴奇斌要了些旧衣服救急。他想多炼制些丹药灵符,再进城买器料和冬衣。
休息了两天,第三天清晨又接到吴承志通知。要他和二小跟周子彬去砍三天柴,储备过冬的柴火。三小早早到周子彬小院集中,四人驾了两辆马车动身前往大干山。
大干山在青云山后十几里,山高林密。山上多碗口粗的硬杂木,很合适作柴火。到了大干山脚下,他们拴好马车徒步上山。翻过一个小山岗后,沿山路向里走了一刻多钟,找到一片杂木林就开始砍柴。
周小乙因锻体力量剧增,砍柴速度已快过周子彬。一个上午,每人砍了四担柴。周小乙每挑三百八十斤左右,远超周子彬所挑的重量。他把砍柴当淬体,干得大汗淋漓。
二小有点跟不上,累了就吃回气丹。周小乙怕他们养成偷懒习惯,特意不再给他们灵符。周子彬跟吴承志久了,很有师兄风范。下山的陡坡地段,都会回头帮助二小接挑。
到了第三天上午,近处的杂木基本砍光。他们沿山路往里走,到树林深处砍柴。山势陡峭、路途又远,砍柴比先前累多了。因为山陡杂木分散,四人也分成了几处。
下午砍柴时,只能再往里走。里头已经没路了,只能砍劈杂草灌木向前。近的地方留给二小砍,周子彬和周小乙往里另找地方砍柴。四个人散得很开、砍柴进度不一,只能各自为战了。
周小乙到林深处砍第三担柴时,突然听到阵阵“呦呦”鹿鸣。他披荆斩棘循声前往,走了好长的一段路,来到一个断崖前。上前小心探身向下看,崖下五六米是个小山坳。
山坳中一只健壮的公鹿映入眼帘,它趴在那里不停哀鸣,估计是不小心坠崖摔断了腿。他四下张望,想看怎样能下得去。这么大的一头鹿,不弄回去改善伙食岂不可惜。
空气中有缕奇特的清香飘来,让他瞬间神清气爽。这香味极似中天甘草,但清澈凛冽中又另有一种别样的香甜。他循着香气看向断崖左侧,五米外一株小树略高过崖面,树梢在风中轻轻摆动。小树厚厚的叶片青翠欲滴,顶上结着一颗龙眼大的朱果。
“元神道果!”他全身颤栗起来。
周小乙闭上眼,用力吸气平复心跳。睁开眼再看朱果,全身又剧烈地颤抖起来。眼前的果树和朱果,与《灵草纲目》中刻画的元神道果图录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