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时候,“公知”是一个褒义词,肩负着开启民智、引导舆论的责任。
后来由于远程养殖技术的成熟,渐渐地发展成一个贬义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双标。
具体表现为:你骂国外,他们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你赞国内,他们阴阳怪气,冷嘲热讽;国内发生灾害,他们欢呼雀跃,欣喜若狂;国外发生灾害,他们秒变圣母,痛哭流涕……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贡献出一系列传世之作,比如德国良心下水道;美国霸气小护照;日本马桶水能喝;纽约下雨不会涝;全国停电救麻雀;英国地铁看书报;美国流浪肉管饱......
现在,某教授一篇声讨凌平,进而谴责国人素质低下的文章一出,再加上对方那“某某大学历史系教授”的黄金认证后,网友们第一次被高知圈对娱乐圈开炮的行为给震惊到了。
不过,他们虽然惊讶于对方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份,但也纷纷表达出许多不同意见。
“不是,凌平是凌平,国家是国家,凭什么因为一件事情上升到国家形象啊?”
“你还是教授呢,一点都带不动脑子的吗?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这个事情是那个外国佬在自导自演,真有那种本事搞潜规则,会只给自己争一个男二?”
“这种人别看是大学教授,其实一贯习惯于上纲上线,一天不给人扣个帽子,就跟死了妈一样难受!”
“你要开人可以别这么双标吗?什么外国素质高,咱们就素质低,都哪一年了,还跪着呢?”
“……”
这些还算讲理的,但网友多种多样,特别里面还有凌平的粉丝,直接就开骂了。
“你装你妈啊,咱们哥哥惹你了?看不出明显是制作方沟通的问题吗?在这儿揣着明白装糊涂!”
“汉奸去死吧!”
“狗汉奸,都教授了,还不如我家太奶看问题看的明白!”
有骂的自然就有赞的,本来这个群体就爱成群结队,又和南都的关系好,既然接了任务,自然是为马前卒,冲锋陷阵。
“本来没什么的,但听到某些人连事实都不顾,就盲目地挺一个戏子,心里着实不爽,就像被人按着头吃屎,恶心坏了!”
“通过凌平这件事,我发现国人的素质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国外讲法制,国内讲人情,这就是我们的国家为什么总执法困难的原因,我们需要反思了……”
“……”
正反两种观点在网上展开激烈的博弈,这也是公知群体第一次在国内互联网上,因为一个热点话题而成规模地集体登场。
与此同时,先前拿了余军好处的主编们也相继发文,和这些人打起了擂台。
“有事说事,不要扣帽子,凌平如果犯了罪,自然有法律制裁他,而不是靠着在网上发几篇文章来给人定罪。
还有,如果你们是在合理讨论国民间的素质差距,我们可也以大方承认与国外的不足,但绝不像你们说的如此不堪,我们更不必为此自卑……
仁义礼智信是我们弘扬了几年前的优良传统,我们有自己的民族自信,但现在你却要拿一个靠当海盗起家的族群,来贬低自己的民族,斯以为也颇为不妥……”
哎呦,快来看,这里还有个官媒的主编诶!
一众被那教授恶心坏了的网友们,突然见到另一波山头崛起,顿觉找到了主心骨,纷纷跑过去声援。
“大大说的太对了,我早就看那二鬼子不顺眼了。”
“说得好![赞][赞][赞]”
“民族自信,说的太好了!”
“我就说那人的话怎么听着怪怪的呢,原来是明褒暗贬啊!”
“……”
没办法,文化人骂人太几把阴险了,又爱引经据典,又爱诡辩上价值,一般人太难与之对喷了,甚至一个不小心就会掉入对方的逻辑陷阱。
可是爆粗口开骂吧,又显得自己段位很低,在外人看来,更像是胡搅蛮缠,有理也变没理了。
现在有个山头能让自己靠一靠,那还不赶紧的?
对喷我不会,喝彩我可是专业的!
再说了,主编对教授,这波啊……咱们五五开!
《新京报》的主编发了文章,就因为酒意发作睡过去了,第二天爬起来一看,嚯,粉丝居然涨到二十万。
还没等有啥反应,手机就响了,拿起来一看,是昨晚一起花天酒地的《中青报》主编。
“老吴,看豆瓣了吗?”那边的声音有些兴奋。
吴主编搓了搓眼屎,道:“看了,怎么了?”
“你涨了多少粉丝?”
“22万,您的?”
“我比你少一点,只有16万,你看后台收益了吗?”
“啥后台收益?”吴主编一愣。
然后那边就吧啦吧啦教他操作,点开一看。
卧槽,一晚的阅读收益竟然有400!
就这么一晚上,自己仅仅写了一篇文章而已啊!
吴主编那颗被社会打磨到冰冷的心,竟莫名有些激动起来。
“老吴啊,咱们要再接再厉了啊!”
“对对对,再接再厉,再接再厉!”
挂了电话,吴主编狠狠拍了下巴掌,咧着嘴,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浑身战意开始熊熊燃烧。
昨晚之前,他是为了还人情。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对喷是吧?
那就不要走,决战到天亮!
另一头,南都传媒。
副总编也看到了《中青报》和《新京报》两位主编的下场,脸也沉了下来。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豆瓣不动则已,一动就请来两尊大神,自己再不采取措施,怕是《新华社》的人都要跑去入驻。
他沉默半晌,终于下定决心,叫来下属沉声吩咐道:“通知下去,给我不计成本,全力出手,必须赶在更多官媒反应之前,搞臭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