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上通常不会商讨政务细节,毕竟与会人员太多,哪怕每一个人只是简略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看法,很快时间就过去了,整个朝会也难以讨论几件事情。
今日之所以要临时加上一场大朝会,主要原因还是为的清剿北齐残余势力做出一个定论。
眼下高、高湛两路残余势力都已经被剿灭,但高济那一路直往东北逃窜的却还没有消灭。这一路人马自晋阳突围外逃,本身战斗力便不弱,还由斛律光兄弟们所率领,而且据说不久前还与库莫奚等东胡势力搅合在了一起,想要加以消灭,必然不会像消灭之前这两股一样简单。
此前李泰本来也就没想两线开战,而在剿灭高湛的过程中,按照韩雄的奏报居然还发现高湛与南陈之间有一些人事联系,这一点也不得不防。
而且从去年至今,战事也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虽然李泰在年前就返回了长安称帝监国,但大部分将士仍在征程当中,大唐的战争机器也一直运转不停,如今也是时候停下来休养一番,倒是不急于再强撑着清剿东北余寇了。
毕竟地域跨度实在太大,将士疲惫、车马劳顿、给养远输等各种压力,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一鼓作气能够抵消的。
所以接下来李泰便在朝会中宣布道:“自去岁征讨贼齐以来,虽然功勋卓着、群贼伏诛,但亦难免士马疲劳、府库用竭。今虽仍有余寇逃窜于途,然世道人事却不可因此区区顽贼而停滞不前。征士归养,俘虏定罪等诸事亦需速行,养精蓄锐,更图雄治!”
“陛下英明!”
殿中群臣闻言后,也都纷纷称颂道。的确自从去年秋里用兵,战事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的确不宜再继续进行和扩大下去。
随着李泰宣布伐齐战事告一段落,那么一些相应的人事自然也就需要盖棺定论,公布一个最终的处断结果。
像是之前虽然攻破北齐两都,并将其大量宗室与官员们都押到长安来,但还没有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审判,就算是放免、婚配等诸事,也都是一些一些非政治人物的宫人女眷,至于北齐的宗室和一些臣员们则仍拘押有司,等待处断。
接下来李泰便以宰相门下侍中、广平王元赞领衔,御史中丞刘、刑部尚书柳庆为辅,组成三司会审一干北齐余众,给予这些人以不同的判决。
从西魏到大唐,所一直秉持的态度就是绝不承认东魏、北齐政权的合法性,一直称之为贼。彼此间所进行的战事,也只是正统朝廷对于乱臣贼子的征讨,而非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所俘获的一干人员自然也就不算是什么敌国宗戚,而是乱贼余孽。
历史上北周灭齐之后,对于北齐宗室的处理还算比较仁厚,虽然在之后不久又都陆续找机会给杀害了,但在当时却还是给了丰厚的官爵安抚。
但那是因为北周也在灭齐之前完成了篡代,二哥不说大哥,乱贼凑成一窝,但李泰却是堂堂正正灭齐之后才接受禅让,所以在这一点上他倒没有什么道德包袱和礼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