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一切信息,都是民间传出的似是而非的信息。
毕竟,因为有着国运的笼罩覆盖,再加上王朝、救民军已经收复了民心。
在听完王安子的讲述之后,王朝这才知晓了来龙去脉,在微微沉吟过后,便就接着询问。
而在见到救民军领地百姓的生活状态之后,那些百姓对于救民军,不但没有任何的抵触与憎恨。
要知道,虽然王朝并不禁止百姓离开救民军领地,也不禁止外来者进入。
最主要的是,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就算是作恶,受害的也是那些朝廷大臣。
“这大概率会的吧”
他们作为信王府的太监,大概率是没有太大作恶机会的。
基本上来说,王朝的中央守卫军,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在不会进行增加的了。
所有的田地,全都是绿油油的禾苗,其中有百姓劳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似乎已经可以想见,今年又是一个干旱之年了。
这不禁让王安子感叹不已,这王朝还是有着几分治理手段的,如果能够入朝为官,必然可以做到一省布政使乃至巡抚的职位。
而这一次,那传旨队伍可能就不会经过救民军领地了。
而这一次,他们就没有心思到处游玩了,而是一门心思的赶路。
在众人离开之后,王朝便就陷入了沉思。
本是上好的良田,却是全部荒芜一片,许多土地都是干裂开了裂缝。
王安子有些不确定的回答。
听到王安子不确定的回答,王朝皱了皱眉,随后再又询问了一些事情之后,便就挥挥手,让人将他们带下去。
而以崇祯那种殚精竭虑,勤政堪比太祖的性格,大概率也是会重新派人的。
所以,前来救民军领地探查的探子,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就被发现。
他们所在的地方,总会生起灰黑之气,哪怕无法锁定具体之人,但是只要稍微细查一番,也就能够将其锁定抓捕了。
你看那前方,一支军队疾驰而来,周围田地的百姓,都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四处慌乱躲避,反而纷纷站起身观望,甚至有人握拳放于胸前,似乎是在行礼。
一个陕西李桥,就让他们疲于应付了,如果再加上山西军队,那他们可真就只有败亡一途了。
一行人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了。
在其他地方,特别是进入陕西之后,他们所见到的百姓,大都是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眼中透着麻木与绝望。
在秦州等地,留下部分救民军防备明军之后,王朝便就开始调集军队,向着兰州、陕西行都司的方向而去。
嗯,他占领更多地盘,明军地盘就小,那不也是解了他们的危机了吗?
而且,过了山西就是顺天府,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太危险了,必然会导致朝廷派遣更多大军围剿,他们真就必死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