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名声(1 / 2)

还没有拿下东汉呢,大夏王朝就要卸磨杀驴,对盟友出手,

这样的名声传出去,以后天下人还如何相信大夏王朝的承诺?

神州的众多百姓和那些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人杰、王侯将相,不管私下底如何行为,表面上都讲究承诺,一诺千金,道义信义已经深入无数人的血脉之中。

神州不是那些蛮夷之辈,对偷盗、抢劫、杀人放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号称这些是他们的立国根基。

在无数先贤的教化后,神州只会崇敬那些信奉承诺,说到做到的诚实之人,对于那些心怀诡诈出尔反尔之人,内心当中便有下意识的抵触。

做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若是一个王朝不讲信义,名声败坏,那统御臣子驾临万民的根基就天然缺少几分。

源世界的历史上,秦国一统天下,为何统一之后六国之人反抗之心从未断绝?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秦国的黑历史太多,并且心怀诡诈,经常出尔反尔。如张仪出使楚国,用三寸不烂之舌骗了楚王,甚至还把楚王骗到秦国幽禁……

这样的屈辱,这样的诡诈之术,只要是个楚国人知道就会不忿憋屈,胸口像是出现了火焰,充斥着不服愤怒。

这种屡屡砸穿当时世人道德底线的行为,秦国用的太多了,所以覆灭六国,也难以让人心服。始皇帝在的时候能镇压天下,始皇帝一死,顿时四海鼎沸,天下大乱。

当然,这也只是六国反秦的一个原因,并不是秦国覆灭的根本原因。

还有号称王朝耻辱的西晋,东汉刘秀能指着洛水发誓,绕过杀了自家亲大哥的敌将,后来也没有秋后算账,而司马懿指水发誓,反过头就杀了曹爽三族。

这种出尔反尔的坏名声,导致西晋立国就不正,不得不以宗室镇守四方,继而引起八王之乱……

谢安出身陈郡谢氏,来自于两晋之交。

他对于一个王朝名声的作用,有着很敏感的感觉,所以一听到王景卸磨杀驴,就下意识的反对。

“安石先生误会了!”

王景面色不变,澹澹说道:“朕的意思是,先抽调大将和精锐做好准备,等到曹操主动离开联军大营返回青齐,自己放弃盟约,我军再行出手!”

“此乃后发制人,破坏盟约之人是曹操,我军随后出手,岂能说出师无名,不讲信义呢?”

谢安也是聪明人,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王景言语中的意思。

曹操是一代枭雄,身边还有荀攸、张宾等众多智谋之士,肯定能看出大夏军队攻破荥阳、李唐兵出太行之后的局势。

局势便是李唐和大夏两个顶尖王朝,默契的瓜分了河北和中原。

而曹魏、冉魏还有屡屡大败似乎有倾覆之危的东汉,就成了两大王朝的猎物。

既然看出这点,曹操就必须尽快返回青州备战,不然的话,他就会丢掉这仅有的一点先机。

曹操离开联军返回青州备战,破坏盟约的就成了曹魏。

大夏王朝趁势出兵,无论是道理还是信义,都没有丝毫问题。

至于曹操能不能看出这些后患,若是没有按照王景、刘伯温他们心中所想的去办又该如何?这个问题大殿内的文武没有人问出来。

因为他们也跟着谢安想明白了。曹操若是呆在联军之中不动,反而是下下之策,明知道大夏王朝的下一个目标是自己还呆着不动,那不是等死吗?

动了,还有生机,不动,就是自己断送生机。

“臣惭愧,没有领悟陛下之意……若是后发制人,出师有名,臣没有任何意见!”

谢安拱手请罪道。

王景笑了笑,目光在其他人身上扫过,问道:“诸位还有其他意见么?”

步骘小心的上前一步,轻声问道:“敢问陛下,若是抽调精锐攻打曹操,准备以那位大将为帅?”

这个问题,王景没有第一时间回复,而是陷入了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