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葬礼就要吃席啊(2 / 2)

大明1805 王子虚 2499 字 8个月前

格伦维尔当然也知道英国现在的状态,同样了解海军和造舰方面的问题。

但是,放大明技术和资本进入,必然会损害英国本土资本的利益。

特别是,大食亲王和夏洛特公主的公司做大,相当于英国王室直接插手市场了。

这当然是很不好的事情。

就算格伦维尔只是个日子人,在这种问题方面也不能糊弄。

于是格伦维尔就看向威尔士亲王:

“殿下,这种事情影响太过重大,我建议还是回去仔细讨论过之后再做决定吧。”

威尔士亲王顿时就有些迟疑了:

“是吗?”

对面的牛鉴也跟着说:

“是的,这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摄政还是与您的内阁臣僚们讨论过再做决定比较好。”

朱靖垣知道威尔士亲王的大致情况,知道他不能马上做决定的话,多半就做不了决定了。

所以想要让英国人完全答应着些条件的话,最好的方法是现场逼着威尔士亲王拿主意。

但是,英国的情况与法国截然不同。

法国朝廷仍然勉强可以算是国王掌控的传统的官僚系统。

英国政府本质上已经是一个资本代表组成的朝廷了。

如果威尔士亲王做了跟英国资本利益完全对立的决定,这种决定是不可能执行下去的。

哪怕是英国王室已经跟朱靖垣扯上了关系也不太行。

矛盾太大了,单纯的扯大旗是压不住的。

英国王室的力量比法国弱太多了。

威尔士亲王本身也没有决断,能力比被朱靖垣教育过的夏尔差了很多。

就算是朱靖垣想要教威尔士亲王搞集权,他也多半搞不成,甚至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所以英国的事情,还是只能妥协和折中。

让英国王室缓慢的增长力量,而不是直接就跟英国资本对着干。

最后具体怎么妥协,英国朝廷的官员们应该会讨论出相对合理的方案的。

威尔士亲王听着牛鉴也这么说,也就没有什么犹豫的点头了:

“多谢牛先生提醒,那我们回去讨论一下再说。”

夏尔对牛鉴的态度有点意外,夏尔也了解威尔士亲王的性格。

不过也很快就想通了。

威尔士亲王这个性格,现在就算是做了决定也没用,

不需要到直接的利益冲突的程度,回去被英国的官员一阵忽悠,就会再次反悔的。

反正还没有签正式的合同,现在反悔根本就没什么影响。

所以与其现在要威尔士亲王点头,不如让他们回去内部讨论出正式决定。

夏尔看这边应该讨论完了,就询问式的看向牛鉴。

牛鉴微笑着点头:

“殿下自便就好,大明不会参与,也不会插手……”

夏尔也微笑点头回应,然后直接站了起来,开始对现场的代表们,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开头当然说的是冠冕堂皇的,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遏制军备竞赛。

号召泰西各国签署一份协议,彼此公开各自的造舰计划,共同监督和限制海军舰队规模。

在公开的口号下面的实际建议,才是真正的目的。

夏尔的设想一说出来,好几个国家的代表都感觉眼前一亮,特别是英国人。

英法被世界大战和殷洲战争拖累,其他国家也被世界大战拖累了。

而且与朱靖垣上辈子一战后,二战前,那段时间的海军造舰竞赛不同。

这次不是美国即将超越英国,不是新旧霸主换代,其他国家完全处在不同级别的状态。

现在泰西主要国家的实力非常的均衡……

英国、法国、西班牙、露西亚、普鲁士、奥地利六国的目前的经济实力差距很小。

而他们与葡萄牙、意大利、奥斯曼的差距,也不如历史上那么大。

所以现在泰西大陆的造舰竞赛虽然激烈程度不算太高,但是却异常的混乱。

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被卷入了进来。

他们又都是刚刚脱离世界大战,战争赔款都没还完,这种造舰竞赛他们都吃不消。

特别是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更对这种造舰竞赛没兴趣。

签个协议,共同见证,共同控制军备竞赛级别,其实符合大部分泰西国家的利益。

如果大明能够支持和见证就好了。

如果大明也能参与这种协议,跟着一起控制造舰计划就好了。

大明已经开始量产六万吨战舰,自己真的跟不起了。

就怕大明不但不支持,反而会反对和干涉。

于是这几个国家在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基本都下意识的看向了牛鉴的方向。

牛鉴自顾自的喝了葡萄酒,提高声音表明了大明的态度:

“大明有自己的造舰计划,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建设自己的海军,不受任何外力干涉。

“所以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大明不会参与,也不会插手,你们自己决定就好,”

牛鉴代表大明做出的表态,让除了夏尔之外的几乎所有泰西人,都感觉非常的意外。

不过他们稍微思考之后,也都觉得这其实是情理之中的。

大明目前的造舰计划,对大明的经济并没有太大压力。

大明根本没有要和其他国家共同限制军备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地位是超然的,不参与泰西人这种过家家式的协议也很正常。

大明不参与,让泰西各国有点失落。

但大明明确表示不干涉,也让他们都松了口气。

夏尔王子再次对着牛鉴微笑点头,然后看向其他各国代表大声说:

“我建议,在皮特首相的葬礼结束后,就开始相关协议的初步意向谈判吧……”

夏尔说的只是初步的意向,并没有说的太直接和肯定。

因为夏尔知道,肯定有些国家,虽然现在同样会感觉吃力,但却并不排斥继续扩大舰队。

这份协议能不能成的关键,其实就是这种国家的意愿,所以必须放低门槛拉他们一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