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曾经威风凛凛的和记洋行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经营入不敷出,已从之前的顶端跌落到了谷底。无数和记洋行的股东恳请大股东汇丰银行结束这个百年老店,将剩余资产全部出售。可当时的汇丰银行总经理兼副董事长沈弼坚决不同意这么做,他觉得和记洋行还有救,只是需要一个有经验,有魄力的领导者。所以沈弼请了他的苏格兰老乡,被称为“公司医生”的韦理来收拾和记洋行这个烂摊子。
韦理用了四年左右的时间,对和记洋行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公司改革。卖掉所有不赚钱的业务,精简人员和压缩行政开支。短短一年之后,也就是1976年,和记洋行就实现了利润107亿,随后又大手笔收购屈臣氏公司和黄埔船坞的股份。
在1977年把公司名字从和记洋行改为和记黄浦。又在1978年的1月,用和记黄浦正式取代了和记洋行,成为了现在上市公司和记黄浦。到1979年3月份,和记黄浦的资产保守估计达到了60亿港币,比四年之前价值提升了百倍以上!
经过“公司医生”韦理四年的出色治疗,和记黄浦已经从之前一个资金链断裂,公司经营岌岌可危的濒死公司变成了一个盈利能力强劲的优质资产。这个时候李超人能捡到和记黄浦这个宝,绝对是属于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大佬,接下来我们怎么做,这会涨到什么时候,我们该怎么做?”肥仔李表现的非常亢奋。看见林安俊面色如常,一点都看不出有任何的激动,急不可耐地问道。
“长江实业的股价还没有涨到位,我测算应该从停牌前的135元至少能涨到27元。和计黄埔股票市值就有60多亿,才作价27亿多卖给李超人。汇丰基本把和记黄浦可以说是打对折半卖半送给了李超人。我估计李超人甚至自己都不用花多少钱,汇丰银行的沈弼早就为李超人准备好了收购所需要的全部资金。这笔投资,长江实业少说也赚了6个多亿,而长江实业停牌前的股票市值也才697亿,加上长江实业收购和记黄浦开创了华资公司收购核心英资资产的先例,对整个市场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市场因此而非常亢奋。所以长江实业的公司市值至少能上到15亿以上。”林安俊分析道。
和记黄埔,是香江第二大英资洋行,资产价值六十二亿港元。而长江实业只是一间资产不到7亿的中小型地产公司,这是典型的蛇吞大象。和黄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
李超人很清楚,汇丰控制和记黄埔不会太久。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债权银行,可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正常,必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
在李超人吸纳九龙仓股票时,他就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记黄埔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之前,李超人听从了沈弼的劝解,给足汇丰银行面子,主动放弃了九龙仓,又大肚地转让给了包船王。这个举动得到了沈弼的赏识,也让包船王欠下了李超人一个人情。所以这次汇丰出售和记黄埔,选择接盘对象时,李超人得到了汇丰银行大班沈弼的支持,也得到了汇丰银行董事包船王的支持,这使得他无疑成为了这次收购的最佳人选。
“接下来,我会写一篇关于这次收购的分析文章。从这次收购的估值、收购技巧、收购的意义进行全面分析。阿明,你把这篇文章晚上发给香江的各大报纸,让他们明天一早一定要全部在主要位置刊登出来,还要让香江商业电台对这篇文章进行充分讨论,制造社会舆论影响,多花点钱把这事办好。我要再给市场添一把火,让整个市场再更加亢奋一些,把李超人捧得更高些,把长江实业的股票价格推的更高些。”王思明一边做着记录,一边不断频频地点头。
长江实业这次有了汇丰银行的帮助,从此将完全不同。李超人也因为这次蛇吞象的教科书式的收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人,真的做到了一遇风云便化龙,从此一飞冲天。在这个大时代里有太多的机会,李超人能遇风云而化龙,林安俊也可以用另一个时空大量的未来信息,帮助自己在这个大时代里化龙飞天。这对所有处在大时代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