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师木听了蒯苏诚的一番讲述,知道了这套家具的历史由来,对出自先贤大师之手的经典家具是肃然起敬,站在书桌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抬头再看时,似乎感到整个书房都充满了祥瑞之气,如同从历史隧道深处绽放的智慧之光,有了生命的灵性。他眨眨眼,屏住呼吸,重又审视了一遍,心中感慨万分,同时满怀感激之情望着蒯苏诚。二人目光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尽管只是初面,已是从眼神到心灵的交流,君子坦诚,推心至腹。黄师木明白这是把自己当成挚友了,要不然也不会带自己到书房里来,且不要说这套家具自身的历史文物价值,更重要的它可是蒯家世代传承的宝物,这在蒯苏诚心中的地位之高,那是可想而知的。
两人再回到中堂时,已换了新茶,桌上又摆放了四盘点心,黄师木看了一眼门外的大板,只见他手上拿着一只点心,嘴里也在吃着,不觉暗笑。苏州制作点心的历史十分悠久,有文字记载的是始自唐代。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时的官家富商来到苏州时,交通工具最方便的就是乘船。人在船上眺望远处风景,心旷神怡,茶水和点心摆放在桌上,无论船快船慢,都安然的享受。这些点心在制作工艺上也渗透着江南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不仅香、软、糯、滑,而且十分注重外型加工,做成各种不同的几何图案和小动物造型,花样繁多,口味多样。这些点心用料考究,烘焙精细,再加上颜色的搭配,老少皆爱。
二人又喝了两盏茶,丫环进来撤去点心,开始上菜;蒯晓诚叫大板进来坐席。因有客人在,蒯苏诚家眷并未上桌,叫来堂弟蒯晓诚来作陪。蒯晓诚相貌英俊,举止萧洒,风流倜傥具飘逸之态;凤眼峰眉,鼻梁高直,两片嘴唇棱角分明,尤其是微笑起来,很是迷人,当中一站,若玉树临风,真是:“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是位典型的江南美男子。
蒯晓诚是大明天启朝四大良工之一,哪四大良工,工部侍郎黄师木、紫檀名家蒯苏诚、洛阳王府魏逢时、闽南船王蒯晓诚。
晓诚今年才满二十,已经定了亲,女方是本城有名的文人秦人语老先生的掌上明珠秦问霞。秦小姐才华出众,博古通今,擅长诗词歌赋,尤以评弹词话见长。瑰姿艳逸,仪静体闲,且气质超群,文采斐然,为江南三大才女之一。哪三位:兰心蕙质,神智仙思,大明第一女科医师刘仙枝;才华横溢,书画俱佳,名家淑女文贞慧;诗词咏史,文笔抒怀,苏州名媛弹词名家秦问霞。晓诚已和秦家约定好婚期,今年十月初六上门迎娶;如今在帮堂兄打理紫檀堂外部事,除给客户送货外,每年都要去刘家港采购木料。兄弟二人劲头十足,将紫檀堂经营得风生水起,名闻江南。
晓诚打开一坛陈年窖藏酒,满室酒香。依次倒满杯后,蒯苏诚致欢迎词,敬了第一杯酒。酒入喉咙,沁人心脾,且回味绵长,大家心情都很放松,兴高采烈,席间传杯送盏,笑语盈盈,直如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有说不完的话语,诉不尽的友情。
蒯家是大户人家,人口也多,有专用厨子,不仅菜肴丰盛,上菜速度也快。前两道菜都是素炒时鲜,第三道菜是碧螺清虾。晓诚介绍道:“这是用今春新采碧螺春茶的茶汤作调料,与鲜活的河虾一起烹调而成。入口后不仅有河虾的鲜美,而且有名茶的清香,上桌时加以茶叶点缀围边,色香味俱全,别有特色。”晓诚讲完,大家又饮了一杯酒,陈年老酒后劲十足,三轮酒过后,蒯苏诚的脸现出红晕,平日里蒯苏诚很少喝酒,今天黄师木属贵客,又不能失了礼,因此才叫晓诚前来作陪。黄师木在家时虽也不喝酒,可他酒量很大,至于是能喝多少,他自己也不太清楚,只是从十五岁时初次喝酒到现在为止,还没喝醉过。楚大板也是天生海量,但是出门在外,又有师傅在,他不敢放量喝,三杯过后,就不喝了。这时厨子亲自端上来一道菜,口中报道:“贵妃鸡”上席。晓诚欠了欠身子说:“这定是与哪位贵妃有些渊源,还是请掌勺人给我们讲解这谜题吧。”
厨子身材不高,微胖,红光满面,他将鸡放到餐桌正中的位子,左手朝空中一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右手却不动声色的将盘子转了下,鸡头正朝着黄师木。这一细节,没人注意,只晓诚知道。厨师退后了半步,微笑着对众人讲道:“对,大家没猜错,这贵妃就是那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当年唐明皇与杨贵妃饮酒,贵妃醉后痴语要飞上天!唐明皇也醉了,让太监传令御膳房。厨子们听说后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时有位苏州名厨信心十足的上前,只见他找来几只童子鸡,单取鸡翅膀,与香菇、淡菜、笋片、青椒一起焖烧,烧好后大家一看,色鲜味香,才定下心来。太监将‘飞上天’端到贵妃面前,贵妃顿时眼亮起来。此菜色艳、肉嫩、味香,唐明皇也尝了尝,连声叫好,忙问太监是什么菜。太监说,这就是陛下刚才点的‘飞上天’呀。后来,厨师告老还乡,就把‘贵妃鸡’的烧制方法带回苏州,这道菜在苏州地区流传至今。”
听了介绍,黄师木感慨道:“江南山水灵秀,能人辈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厨子一笑说道:“我们这有个习俗,就是这凤头朝谁笑,就要喝杯酒,有“吉祥”寓意。”黄师木这才发现,鸡头朝着自己,他笑道:“都说京城聚名士,我看是江南出才子,苏州更是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之地。好,这杯酒我喝,借主人雅意,愿大家共吉祥。”
黄师木没有说错,京城也只是能汇集名人的地方,因其政治、文化的影响力,而使得天下俊杰人才,纷纷前往,而并不是京城本身培育了这些能人。蒯苏诚借着酒兴,问起京城几家知名木坊发展情况。黄师木心想,自新天子登基后,即开始革除弊政,励精图治。连当初被灭了十族的方孝儒一案都能重新给予正确对待,很多以前积压未决的大事、难事现都在按部就班的在逐一改进中。除了这外部因素外,加上皇上本人对木作的喜爱,经常自己动手参与设计制作。这些因素慢慢发酵,接下来会引起连锁反应,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成为推动木作行业发展的动力。黄师木判断,未来的几年将是家具工艺发展的最好时期。
黄师木将自己的判断讲了出来,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接着黄师木又说到了当下要进行的工程。万历二十五年六月,皇宫发生火灾导致三大殿部分建筑被毁,直到现在也没有进行修复,加上这些年来皇宫很久没有增添新的家具器物,其所存陈旧家具也需要维护。而“皇木”采购已停了近二十年,宫中营造处及皇木厂早期所存的紫檀、黄花梨都已消耗殆尽。而朝廷“采购皇木”这一项工作历来都是由工部负责的,今奉旨南下采购“皇木”,顺带便考察江南家具工艺,寻找良材佳木以丰富家具用材种类。
在黄师木与蒯苏诚说话间,晓诚已经从黄师木提起的南下采购皇木之事,机敏的判断出黄师木为工部侍郎,官居三品。这三品官比苏州知府还要高一级,只有南京应天府、北京顺天府的府尹才是正三品,其它州府为四品。其实这在其他人看来是要早做自我介绍的,可黄师木为人比较低调,只说自己在工部任职,并没有说官职。他没想到,你不介绍自己身份,和你交流的对方是心里没底,就是称呼上也不方便。晓诚和楚大板聊了起来,问道,你师傅自进朝为官后家里的生意无法兼顾了吧。楚大板并未喝多,觉得这是自豪的事,就不假思索的说:“家里都是我和念槐及几位工匠在忙,师傅事情多,经常不在家里,哪有时间顾及生意。”晓诚听了后,心里更是对黄师木低调的个性和谦恭行事风格表示由衷的敬佩。
黄师木并未提起皇上本人十分喜爱木作工艺,并还亲自参与家具设计和制作之事。但无论黄师木如何维护天启帝形象,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因这对天下工匠人来说,早已是人尽皆知的消息,已成公开的秘密。黄师木对蒯苏诚说:“一直以来,‘苏作家具’在我心中有着极高的位置,不仅喜欢和欣赏其设计工艺,还时常从其中得到灵感和启发。此次来到江南正好借机走访各名家木坊,考察江南家具工艺和市场行情,以期能促进南北家具工艺互相交流,共同发展。”听了黄师木的话,蒯苏诚表示将尽全力给予协助。
两人交谈得十分尽兴,也是由于紫檀堂作为江南家具坊的领头羊,掌柜蒯苏诚又是工部老前辈蒯祥后人,在工匠中威望很高,在黄师木心中有较高的位置,这才使得二人感情都十分投入。酒席中宾主尽欢,场面热情洋溢,当最后一道池汤鳜鱼上来时,已是半个时辰过去了。
饭后,众人离席到西厅会客茶室,这里陈列着几件新款家具,都是清一色紫檀木。一桌四椅,一张博古架,摆放着各式花瓶。楚大板一脸微笑的看着师傅,黄师木明白他的心思,点了点头,楚大板高兴的又去木工房看找工匠干活了。黄师木对蒯苏诚说:“我这徒弟就是坐不住,非常喜欢和工匠们在一起,人也很勤快。”蒯苏诚笑笑说:“我这里工匠多是当地人,他们有些人是不会讲官话的,只说苏州方言,不知大板可听得懂。”黄师木说:“他平时话也不多,是个热心肠。”
这时丫环沏好一壶碧螺春茶端了上来,茶分四盏,虽空了一人,丫环还是将茶加满。这时的蒯苏诚和黄师木二人已如多年故交,无话不谈。晓诚似乎明白兄长的意思,委婉说道:“黄大人您和我哥哥相貌也很相似,若亲兄弟,真如一家人。”要说蒯苏诚也是相貌英俊、爽朗清举,修长的身材在江南男子中也是不多见。两人的不同之处是:蒯苏诚生长在江南,自幼家境富裕,生活优渥;他心思细腻,敬业专一,长于经营,为人多智。而黄师木生长在北方,家庭曾一度艰难,从小辛勤苏作;为人正直,朴实忠厚,古道热肠,且勇于担当。二人同为掌柜又是工匠,都很勤奋努力,由于长期动手劳作,形成了手臂粗壮,肩宽背厚的健壮身材。晓诚说完话两眼看着黄师木,见他微笑着表示认同,就趁热打铁,不失时机的提出二人要真是一对亲兄弟该多好。黄师木此刻明白了晓诚的用意,他抬头看着蒯苏诚。此刻,蒯苏诚已经站立起来,黄师木也随即站起身子,望着蒯苏诚恳切的目光,他心里一热,若知己重逢,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
在晓诚的提议下,二人互报了年龄。蒯苏诚长黄师木两岁,巧合的是他们两人竟是同月所生。晓诚忙叫丫环在中堂摆好香烛,两人重新洗了手,正冠整衣,再回到中堂来。这一南一北两位杰出的工匠大师,一来性情相投又志同道合,二来也是机缘凑巧,有着相同的事业,又彼此倾慕,借着良辰吉时,义结金兰,正式结拜为兄弟。
结拜仪式结束后,回到茶桌再坐下已是一家人。蒯苏诚同黄师木说起自己师承祖业,自小没受过什么磨难,虽家境殷实,但终究心有所憾。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缺少了什么,如今人过中年,家庭和睦,生意兴旺,生活在江南属一属二的锦绣繁华地,在姑苏城里也算是名门大户,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和祖先那辉煌的成就比起来,终是差了许多。自古以读书为本,以做官为尊的社会,手工艺人和商人总是被人瞧不起。尽管家大业大,生意兴隆,但自己一直以来都很努力,事必亲躬从未敢有片刻懈怠,全身心都投入到木作工艺中。然而毕竟时代不同,只能是以祖业为继,终无法达到先祖那曾有的高度。这其中虽说能力和才智都有所欠缺,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己也没生长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在成祖永乐朝至武宗正德朝期间,朝廷大的工程项目多是集中于这一期间,那是一个需要能工巧匠,并且成就了很多工匠大师的时代。如今时过境迁,自己只在江南一地,在苏州木作行里,发挥着有限影响。
多少年来,蒯家几代人都是以手艺立身,凭着工匠的辛苦勤劳和坚韧执着走到今天,他们追求精益求精,传承工匠精神,在江南八坊中领先一步。虽说蒯家“紫檀堂”与魏家“花梨轩”在江南齐名,可一个紫檀一个花梨,也不好比较。蒯苏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十足的干劲,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设计新款家具上。
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