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文华殿偏殿。御桌上正放着张璁这道早已传遍京城官场的奏表。嘉靖坐在案后,已经呆了好一会儿,他的脸色因为呼吸的不断加粗加快也有些红了起来,他是有些兴奋了。终于啊,终于有人正式为自己出头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礼部观政,但能以如此方式上奏,已经足够叫人感觉到他的忠心了。现在更需要在意的是文中!嘉靖陡然定神,喝道:“李芳,黄锦,秦福!”“奴婢在。”三个最得他信任的贴身太监几乎同时上前听命。“去,把前些日子礼部送进宫来的那份奏表给朕拿过来,还有,宋史关于濮议之争的那段文章,也给朕找来。”前一句吩咐或许略有些不准确,但对这三位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因为他们早也知道了张璁这道奏表写的什么,更猜到了嘉靖会有多兴奋,会让自己等做些什么。所以,不过片刻工夫,那道礼部群官集体上奏谏皇帝继嗣孝宗的表章,以及那本翻到位的宋史书籍就被送到了嘉靖案上。嘉靖当即将这三件东西放到一起,仔细地一一比照过去,这一看,张璁奏表中更胜一筹的精准性也就出来了。所谓的“濮议之争”,是发生在北宋年间,宋仁宗之后的宋英宗时。作为最让士大夫们欣赏和喜欢,还被冠以“仁宗”之号的赵祯,却有着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没能生出成年的儿子来。如此一来,就只能从相近的宗师王爷那儿选一个侄子过继,继承皇位,也就有了宋英宗赵曙。这情况就和嘉靖眼下的处境颇有些相似了,一样是外藩入继正统,但是两者间,其实却又有着微小差别的。更与嘉靖相似的一点是,赵曙也是个孝子,也想通过某种运作,把自己亲爹,濮王赵允让给偷偷弄进太庙,甚至于更进一步,让自己爹也成为先帝。这自然就惹来了当时满朝臣子的强烈反对,是为濮议之争。相比于如今的大明,北宋的士大夫在皇权面前的势力和脾气显然更大,一番争斗之后,最终是以英宗失败退让,并认仁宗为父,称亲生父亲为叔父而告终。正因有此先例,所以当嘉靖再突发奇想地想把自己老爹弄进太庙后,群臣也就顺势而为,想要重现濮议之争的结果!尤其是这份礼部群臣联名而上的关于继嗣的劝谏奏疏,更是让嘉靖一看便是火大,却又无可奈何。他差点就将之直接扯碎,但最终也只能将其丢到一边,来个留中不发。却不想,这个看似无懈可击般的理论,居然存在着极大的漏洞,还被张璁一道奏表就给揭开了!那个漏洞,就在于嘉靖和赵曙两人和前一任皇帝的关系上。英宗之前的仁宗,乃是他的伯父,他以侄子身份继任皇位自然该称仁宗为父。可是嘉靖之前的正德,却是他的堂兄啊。他继任的可是正德的皇位,而不是孝宗弘治帝的皇位,这哪有继任了堂兄之位,然后还要改称他人为爹的道理“是以,古来皇位之传也,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之序,岂有伯父者连传两子之论焉”这一句话,更是点名了礼部官员拿濮议之争的结果来套当下继嗣继统之争的荒谬可笑。至于英宗其实一早就被仁宗养在宫里,确实有半子关系,而嘉靖是直到正德驾崩后才被朝臣选定,再去安陆迎来京城继位的种种区别,就不再那么重要,却也足够论证一点,那就是嘉靖和赵曙是完全不同的。“好好好!”嘉靖在比对完这三份东西,确认张璁所言句句在理,绝无半点问题后,整个人都兴奋得从座位上站起,然后在殿中来回踱步。半晌后,才道:“这份奏表是被张璁实名明发的”“主子说的是,不然奴婢们担心这份奏表早就在通政司就被人扣下了。”“他果然聪明,果然精细,是个人才啊,不,是大才,国之大才!”兴奋之下的嘉靖此时甚至都已经有些忘形了,迅速表态道:“朕要重重的赏他,让他成为朕的心腹股肱!让他入内阁,成为朕今后治理天下的左膀右臂!”“主子圣明,不过……”李芳说着,又露出一丝为难。“怎么这有什么难处么”“听说今日一早,礼部就把张大人给逐出衙门了,他本就只是个礼部观政,并无实际官职,这一来,可就……”“朕就知道礼部那边没一个省心的,之前欺朕不懂史书和礼仪,上这样的奏表来威胁于朕,又在背地里干出那等肮脏的勾当,要不是有黄鸣,不知他们的真面目何时才能被发现……现在居然又嫉贤妒能,实在是愧为礼部之名!”眼见嘉靖勃然动怒,三个太监也是一阵惶恐,赶忙跪地劝说:“主子息怒,要是真因此与礼部为难,恐怕会遭来朝臣的集体反抗啊,到那时……”嘉靖脸色几番变化,最终还是在深吸了一口气后,压下了心中的怒火。是啊,至少有一点礼部那些官员说的倒是真的,自己的处境和当时的宋英宗赵曙还真是挺像,都只是个身在皇宫的孤家寡人而已,而要面对的,却是满朝心向先帝的臣子。还是黄鸣当初说的那句话在理啊,想要一切按自己的心意来,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栽培起真正跟自己一条心的臣子来。现在看来,张璁是一个,黄鸣也是一个,再加上锦衣卫里的一些人……还是远远不够啊,或许是时候提早把那考试拿出来,好让更多和朝中官员不是一路出身的人进入到朝廷里来,来搅乱这一潭死水了。在长吸一口气,又缓缓呼出后,嘉靖又走回了御案之后,将张璁的那份奏表珍而重之地收起,表情也变得严肃:“对张璁的奏表,暂且等一等,但他本人,朕一定要保住。朕可不是宋英宗,可以让他们随意拿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