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纪败坏不用多提,让他们翻山越岭的打围剿,效率极其低下。</P>
他们只会一种战斗方式,那就是绞肉机式打仗,不懂的变通,突出一个莽。</P>
这种方式面对大兵团作战或许可以,可面对山林游击,显然跟降了智一样。</P>
战后的毛子士兵的战斗力与战前没啥区别,因为最精锐的要么战死,要么挡在了西部一线。</P>
留在远东的兵力,看似有一百多万,实则如土鸡瓦狗尔。</P>
缺少打巧仗的本事,最擅长比拼人多、炮多、坦克多,几乎没有以弱胜强的例子。</P>
第一方面军确实兵力多、火炮多,飞机也多,不间断的朝着山林搜寻鬼子的身影。</P>
找到后,立马展开无差别的轰炸。</P>
航弹在山头连续炸响。</P>
丁伟是乐于见到这种情况的,鬼子的战斗力有所提升。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从樱花那边拉来了不少老兵,偷摸的塞进了山区。</P>
另外则是通讯设备的升级,方便游击部队之间的联系,也方便丁伟对他们的暗中支持。</P>
炮弹打了一发又一发,这都是真金白银啊。</P>
第一方面军打的越火热,满洲的军工越高兴。</P>
耗费的弹药从哪里补充?除了军火库的存货外,只能就近从满洲采购。</P>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P>
打的不是鬼子,是为丁伟的军工创收。</P>
阿诺夫这边刚刚平静下来,刚有了小道消息,第一方面军的辖区内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游击行为。</P>
游击的兵力武器装备得到了一波加强,出现了60毫米小炮,火箭筒等武器。</P>
对装甲车、坦克构成了威胁。</P>
而且,该方面军驻防的山区内,足有6万余人,属于势力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伙兵力。</P>
毕竟它靠近海边,非常容易从海上运输老兵扔过来。</P>
穆连成采购的那艘航母商船上,配备了水上飞机,能够从沿海地带,把人送到这边。</P>
再加上这边山区复杂,呈一条长线分布。</P>
各处起火,频繁进攻第一方面军的仓库跟军事基地。</P>
飞机接连升空,对作战地点进行轰炸。</P>
别看半岛打的火热,真论战斗的质量,还得是边境区这边。</P>
阿诺夫最为惊动,丁伟什么时候可以随意的调动近10万人作战了,还是在远东的地盘内,怎么塞过来的这些人?</P>
那就不劳烦他费心了,商船、渡河、俘虏等,本就让远东聚集了20万左右的武装人群。</P>
再加上不断的往其中投递,能够作战的兵力一直保持在10万以上。</P>
第一方面军围剿了多次,击毙、抓捕了1.2万余人,但剩下的鬼子依然囤聚在山林作战。</P>
别低估了小鬼子的意志力,南方的那些海岛上,都过去五年了,还有不少小鬼子跟野人一般,守在岛屿。</P>
这边的情况再差,好歹还能吃上饭,还有人提供武器弹药。</P>
远比南方海岛强多了。</P>
这边的朱格朱尔山、锡霍特山连绵,形成了两条从北到南的丰富山区。</P>
别说20万人,就是200万人扔进去,也砸不出一个水花来。</P>
两个边疆区加起来,快接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扔进去200万人,会溅起水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