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祯六年,国势积弱多年,天灾频繁,流寇四起,崇祯帝虽欲励精图治,但因饱受沉重压力,并生性猜疑,用人不当,国势日益衰弱。犹幸身边有一位母仪天下的周皇后相扶,可最终还是国破家亡。
我原本是江苏人,我的母亲本是苏州名妓,能歌善舞,颇受仕子青睐。后来辗转来到广州,婚后生下了我。
我天生丽质,花容月貌。在我的母亲的调教下,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可惜后来不幸流落青楼,住在濠畔街。
我虽身在烟花巷,却洁身自爱、清丽脱俗,卖艺不卖身,平生结交的都是爱国忧民的志士仁人。
常有达官贵人狂蜂浪蝶垂涎我的美色,欲娶我为妾,然而我不是贪图荣华富贵的人。
一天,我走上街头,被一帮流氓包围,幸得应天府名士徐恒路过,仗义喝退众人。
徐恒虽为一介书生,富不及王侯,但诗才横溢,为人情笃,亦名噪一时。我对彭孟阳早有好感,此事之后,我们两人相爱日深。
后来我们去了一个地方参加神会,晚上住在神庙里,谁能想到我在梦里梦见大王礼聘我为王妃,醒来后,我拼命地用手拍床,时而唱歌时而哭泣,悲痛万分。
朋友都说那是梦中的预言,说我一定会嫁给一个大王,可是我并不想如此。
后来徐恒听说了此事,便过来安慰我。想多方筹集金钱,将我赎出来。
谁知那梦里的大王竟是一个不知道修炼了多少年的鬼王。
那个鬼王贪图我的美色,一开始只想让我与他完婚,没想到他竟然知道了徐恒是我的未婚夫。
我找上了一个道士,那个道士根本就不是鬼王的对手,鬼王杀了道士一行人之后便走了。
走了之后他便找上了徐恒,他说只要徐恒休了我就饶他一命。可笑我自以为我们两个情比金坚,哪怕是共赴黄泉也不可能独自苟活。
没想到徐恒为了活命居然同意了那个鬼王,我一时心灰意冷,想要了却此生,于是便自缢于神庙之中。
可谁知那个鬼王差小鬼一直在神庙守着,在我死活,两个小鬼带着我去向鬼王复命。
在去的路上一路张灯结彩,我才知道原来鬼王一直在等这天。只要我自尽以后,便会让两个小鬼带走我的魂魄,强行与他拜堂成亲。
可谁知当时徐恒也出现在了那里,还向鬼王送礼庆贺,真是“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我在当时悲伤过度,怨气冲天,一下子从普通的女鬼变成现在的青衣。
可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又过来了一个道士,这个道士和我请的道士根本没法比,道行深厚,最后消灭了鬼王和鬼王手下的一群小鬼,但是并没有消灭我,而是将我封印了起来。
直到前几天你们挖出了棺材,打碎了棺材下面的坛子,我才重新来到这个世上。我刚出来的时候去游荡了许久,发现这个世界变的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
在我游荡的时候看见一个叫做电视的东西,上面的爱情令我感到感动,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矢志不渝,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我多么希望我也能有如此的爱情。
但是我不相信,男人不可能如此。就在那些晚上,我又回到了这里,有时候会在墙上看着你们所谓学校里面的男男女女,男的一个个海誓山盟,各种谎言欺骗女人,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就在今天晚上,我准备动手干掉那些男人的时候,来了一个道士,我一开始还以为那个道士有多厉害,没想到就是一个假道士。
他让我想起来当年我请的那个道士,要不是那个道士没本事还出来解决问题,还不骗我说他可以解决,不然事情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男人都是骗子。
听完青衣的故事后,我感叹道:“真是一位可怜的女子,在怨恨中过了这么久。现在我终于知道那个棺材是什么了。”
“天一,那个棺材是什么啊。”
我并没有理会宁一刀。
“青衣,你所知道的故事是这样的,可是这并不是故事的真相。”
“这不可能。”
“你先听我说完,我所知道的故事是这样的。
据传江苏当年出现了一个有名的歌姬,后来那个歌姬喜欢上了一个书生,书生攒够了银两将歌姬赎了出来,从此以后他们一直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可是好景不长。
书生和歌姬在一起还没有多久,那个歌姬就去了神庙,在去神庙的路上,附近的一个鬼王看上了那个歌姬,可实际上是鬼王想将那个歌姬变成青衣怨鬼,从而吸取怨气以此来强大自己,在那个歌姬之前已经有多个姑娘遭到鬼王的毒手。
但是那个歌姬宁死不从,后来鬼王从神庙那里出去找上了那个书生,说让他休了那个歌姬,那个书生宁死不从,然后他一个书生怎么可能是一个鬼王的对手,当场就被鬼王操控了心智。
后来鬼王操纵着书生休了歌姬,歌姬绝望之下自缢身亡,然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变成了青衣。
后来就有一位道长过来了,那个道长已经追查这个鬼王很久了,道长这次找到了鬼王,拼着身死道消的下场消灭了鬼王,在消灭鬼王后那个书生就醒了。
就在这个时候道长要消灭那个青衣的时候书生认出来那个青衣就是他喜欢的歌姬,他求道长饶他一命,一开始道长并不同意,可是最后道长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并没有消灭那个青衣。
书生想让道长帮青衣投胎转世,但是这个时候道长刚消灭了鬼王,自己也以快油尽灯枯,已经没办法消除青衣身上的怨气了,便想到了一个办法,便是镇压住青衣,以此来消磨青衣身上的怨气,等到怨气消散后封印便会失去力量,青衣也会变成一个正常的鬼魂,然后去投胎转世。
后来道长封印了青衣后,那个书生便在白云山择了一块吉地,安葬张乔,还为其举行了十分奇特的葬礼。出殡之日,五羊城文人墨客百余人前来送葬,人人各执一花,环植墓园并依所植之花,各赋诗一首,表示哀思。环墓栽下红梅、紫薇、木棉、含笑等名花近百种共762株,因此称为百花冢。
后来书生也为此殉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