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竖起了耳朵,听着这位白衣道士娓娓道来,生怕一不注意就错过了精彩情节。
当年单若水在茅山学道,一日,单若水奉师之命下山,此行只为去辽源龙首山,请疯癫道人去茅山谈法、论道。
不料,下山竟遇见一件颇为诡异的事情,迫使他在中途逗留数日。
这一天,单若水在街上遇见一男子,这名男子身上沾满有妖气。
人身上有妖气,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该人与妖接触颇为密切。
但凡有修为的道士就有降妖除魔;替天行道的责任,于是单若水想找到妖气的来源。
然后再拔出紫荆扫魔剑斩妖除魔,单若水打定主意便尾随在男子身后。
这个男子只有一条腿,靠拄双拐才能缓慢行走,走路的样子看上去非常的吃力。
男人姓阚名大山,名字虽叫阚大山,其实笨嘴拙腮的,一点也不善言辞,甭说侃大山了,就是连侃小山也不灵光。
阚大山跟村子里的人走碰头,都要别人先跟他说话。
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臭架子,归根结底就是嘴太笨拙,所以就不爱说话。
阚大山自幼胆子就小,更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他谨记:“言多必失,少语无祸端。”
这样长久不爱说话,久而久之跟个哑巴差不了多少。
若别人问他“阚大山你吃饭了?”
他点头说:“嗯呐。”
就是没吃他也回答“嗯呐”他从来不会回答“还没吃呢!”或者“吃完了”这类字数稍多的。
阚大山居住在穷乡僻壤之地,而他是穷乡僻壤里的穷中之穷,单从他七扭八歪的茅草屋就可见一斑。
穷归穷,穷也有穷的志气。
阚大山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大好人,就连小鸡、小猫、小狗他都不会伤害。
饿死也不偷不摸别人的一粒粮食,更不食嗟来之食。
有一天,阚大山来到山上砍柴,忽闻不远处传来动物的哀叫。
就跟人在疼痛中的叫声差不多,他便拄着双拐一瘸一拐的闻声而去。
没走多远,他见到一只白色狐狸倒在地上。
仔细一看,原来白狐的后腿被夹子夹着,后腿上鲜血淋淋的,看来骨头肯定是被夹断了。
阚大山看着白狐实在可怜,就准备将白狐解救下来。
他刚吃力的打开夹子,将白狐从夹子中解救出来。
这时候从密林之中走出一个猎人,猎人虎背熊腰,身后背着破旧老猎枪,腰里还缠着一圈粗麻绳。
“喂!这狐狸是俺打的,你得把他还给俺。”
猎人说话粗声粗气的,跟个熊瞎子叫似的。
阚大山虽然老实,却也不傻,他知道白狐如果到了猎人手中,就一定会遭到屠杀,还会被剥了皮的。
拿着皮毛到集市上卖了钱,到酒家换来酒肉,无非是香了嘴,臭了屁股。
这一条活生生的小命可就没了,他想了想实在于心不忍。
老实的阚大山咬了咬牙,壮了壮胆子,吃力的向前迈了两下瘸步。
他对猎人吭吃瘪肚的说道:“我给你钱,你把这只白狐卖给我吧?”
猎人上下打量了阚大山一番,用蔑视的口吻说道:“瞧你那穷酸样,一身破衣烂衫的,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的,你出得起钱买走它吗?”
“你别管我穷不穷,给你钱就是了。”
阚大山开始翻自己身上的破衣服,上下、里外翻了个遍,最后把身上全部铜板都拿了出来,就交给了猎人。
这些铜板也是他家里全部积蓄,因为三十多岁还没讨到老婆。
家里破门烂窗户的,即便上了锁也只能防君子,防不了小毛贼,所以他觉得钱放在家里不够安全,走到哪里这些铜板就揣到哪里。
猎人见阚大山再无油水可榨了,到市场怕也卖不了这么多铜板。
再说这年头填饱肚子都是问题,谁还肯掏钱买这东西呢!经过深思熟虑猎人点头答应了。
“好吧!它就归了你了,可俺要告诉你这肉可不好吃,骚得很啊!那皮毛倒是能做件皮坎肩,冬天穿着它风打不透,雪也不粘身,暖和着咧!”
阚大山懒得再理会猎人的话,自顾自的去抱起了白狐。
只是心里暗道:“我没想吃它的肉,也没打算用它的皮做毛坎肩,只有你这样的坏人,才做那样丧尽天良的恶事。”
阚大山用舍不得吃喝,从牙缝里攒下的铜板,买下了这只受了伤的白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