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战徐州(2 / 2)

汉末风云录 stingr 1987 字 10个月前

当日正与客坐,人报徐州糜竺至,孔融请其入见,问其来意,糜竺即刻掏出陶谦书,言:“曹攻围甚急,望明公垂救。”

孔融神情毅然说道:“吾与陶恭祖交厚,子仲又亲到此,如何不去?只是曹孟德与我无仇,当先遣人送书解和。如其不从,然后起兵。”

孔融还真是个书呆子,糜竺心中苦笑,说道:“如今曹倚仗其兵威,决不肯和。”

于是,孔融教属下第一武将武安国一面点兵备战,自己则写好书信差人送书于曹。二人正商议间,忽报黄巾贼余孽管亥部领群寇数万之众杀奔前来。孔融闻之大惊,急令武安国点齐本部人马,出城与贼迎战。

管亥出马曰:“吾知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喝叱道:“吾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耶!”

管亥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孔融副将宗宝欲夺首功,急忙挺枪出马,迎战管亥。

可是宗宝哪里是黄巾力士首领管亥的对手,战不数合,被管亥一刀,砍宗宝于马下。

孔融见之大惊,急欲退兵,却见身侧一将飞马跃出,直取管亥,孔融视之乃北海第一武将武安国是也,顿时心神大定。

管亥斩杀孔融一将,就欲挥军直上,却又见孔融阵中奔出一将,来势汹汹,不敢轻敌。

二人相斗正逢对手,只见刀来锤往,你争我夺,一时之间难分高下。这时,忽见管亥黄巾军后阵之中,一人挺枪跃马杀入其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管亥立时惊慌失措,当下也无心再与武安国交战,打马急逃。

主将逃跑,黄巾军更是大乱,孔融当即挥军而上,追杀黄巾余孽军数十里,斩杀敌首级数千,俘虏近万人,孔融大获全胜而回。

孔融知道此战的转折为那突然杀入贼军阵中的豪杰,只是不识其人,此刻大败贼军,孔融即刻换来相见,只见其人下马弃枪,径到城上,拜见孔融。

孔融看到其人,不由赞叹,只见那人,身长七尺七寸,猿臂蜂腰,额下一缕美髯,更显其英武飒爽之气。

逐问其姓名,来人回答道:“某东莱黄县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义。老母重蒙恩顾。某昨自辽东回家省亲,知贼寇城。老母说:‘屡受府君深恩,汝当往救。’某故单马而来。”

孔融闻之大喜,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大大的英雄。因他远出,有老母住在离城二十里之外,孔融常使人遗以粟帛,其母感激孔融恩德,今闻黄巾余孽来袭北海,便特使太史慈单枪匹马前往相救。

当下孔融重待太史慈,赠与衣甲鞍马。

太史慈感恩谢道:“多谢府君大恩!”

“如此大好,还请明公即日起兵援救徐州。”糜竺适才还在担心,若是孔融被黄巾军围困,肯定是出不了兵救援徐州,此时见到孔融一举打破黄巾军,心中自是欣喜。

“好,我明日便点兵救援徐州。”孔融现在也是高兴,没想到自己轻而易举的就破了黄巾余孽,想想今后北海境内的黄巾军已不足为虑了。

“某愿借精兵一千,为府君杀贼援救徐州。”太史慈拱手说道。

孔融犹豫的说道:“君虽英勇,然贼势甚盛,不可轻出。”

太史慈不以为然道:“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来,今虽解其围,却非慈之力,若是就此回去,慈亦无颜见母矣!”

孔融见太史慈如此忠义,心中欣喜,当下不在推辞,“如此,于汝五千军马,明日就往徐州。”

次日,孔融登城拜将,环点军马,太史慈擐甲上马,腰带弓矢,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引五千军马与糜竺二人,望徐州而去。

是日太史慈、糜竺二人引着五千北海军马到达徐州境地,望见曹大营,便一直往曹兵大寨杀去。

“嗵!”正行之间,曹大寨之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拥一威风凛凛的武将而出。

太史慈、糜竺抬头望去,只见当头一员大将,银甲骏马,手提长枪,乃是曹先锋大将于禁。

于禁出阵勒马大叫:“何处狂徒!往那里去!”

太史慈见了,更不打话,挺枪直取于禁。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糜竺不敢任其比斗,当即挥军大进,于禁不妨,只得败走。太史慈当前一路追杀,直到徐州城下。

城上陶谦望见来军红旗白字,大书“北海孔文举”,陶谦慌忙急令城卫打开城门,迎接北海孔文举的大军入城。

此时太史慈、糜竺二人领军入城,陶谦接着,共到府衙。礼毕,设宴相待,一壁劳军。

陶谦见太史慈威武俊朗,语言豪迈,心中大喜,知其不过是义助北海孔文举,当下便有了招募之心。

这时,糜竺进言道:“今曹大军兵临城下,府君且与太史将军商议退敌之策。”

太史慈旋即想到孔融书信,当即掏出书信道:“孔北海写书信于曹,劝令解和。曹若是不从,再厮杀未迟。”

“如此更好。”陶谦点头同意道。

于是,陶谦当即传檄三寨,吩咐其且按兵不动,这边逐遣人赍书以达曹,说明和解的诚意。

却说曹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忽闻下军之人来报,说徐州有战书到。曹当即拆而观之,乃孔融书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