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和解(2 / 2)

汉末风云录 stingr 1982 字 10个月前

曹看到往北不行,便望西而走,忽又喊声大震,前面杀出一彪军来,正是武安国率领军马拦住其去路。曹麾下众将死战,保得曹当先冲出阵去。可是,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

曹再不能前进,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

马军队里,一将踊出,乃夏侯惇也,见其手挺金刀,大叫:“主公勿忧!夏侯惇来也!”

只见其一骑飞出,武安国令军士率众来战,夏侯惇大金刀连劈带砍,斩死数人,余众观之胆寒,皆相奔走。夏侯惇再显威风,大刀起落之处,无人敢挡。武安国及麾下众将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夏侯惇逐杀散武安国大军,救出曹,其余众将随后也到,寻路归寨。

看看天色傍晚,背后喊声又起,曹望之乃太史慈骤马提枪赶来,大叫:“曹狗贼休走!”

此时曹等一众将领、军士已是人困马乏,见到太史慈复又杀到,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这时正南一彪军马杀到,曹惊慌视之,乃夏侯渊引军前来救援,截住太史慈大战。

两军又是一番苦斗,一直斗到黄昏时分,直杀的天地变色,大雨如注,两军这才各自引军回营。

却说曹接连败阵,心中懊恼不已,急招众将前来商议,正商议间,忽流星马飞来报。报说一股不明黄巾贼已袭破兖州,进据濮阳,止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设计死守得全,其余俱破。曹仁屡战,皆不能胜,特此告急。

曹闻报大惊道:“兖州有失,使吾无家可归矣,不可不亟图之!”

郭嘉不慌不忙道:“主公正好卖个人情与孔文举,退军去复兖州。”

曹只得恨恨点头,同意了郭嘉的建议,即时答书与太史慈,随即拔寨退兵急回兖州。

陶谦再胜曹一阵,回到徐州,正是得意之色,却突闻太史慈家人来报,说其母重病,需其速回。陶谦闻之忧心忡忡,他知道几次连番大胜曹皆是凭借着太史慈的勇武,若是太史慈一去,他又哪里有能力及胆略去与曹相斗了。正当众人商议间,忽有人来报,说曹写答书与孔北海,愿意拔寨退兵,不在犯徐州。陶谦闻之大喜,当下也就没有了因为太史慈离去而忧虑了。

曹将陶谦信使放回徐州,信使入城见陶谦,呈上书札,言曹兵已退。陶谦大喜,差人请孔融、太史慈等赴城大会,饮宴既毕,孔融、太史慈等人便引军回北海而去。

话说陈登来到襄阳,尹铭厚情款待之。陈登,字元龙,下邳人。此人性格桀骜不驯,学识却是极为渊博,且智谋过人。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县长。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后来,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农业生产。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兴修农业,广积稻谷。死的时候才39岁,真是天妒英才!

不过,据《三国志》记载,陈登是吃海鲜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卫生条件很低,吃进的肉里可能是有后世所说的‘血滴虫’,虽然当时给华佗治好了,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因此华佗曾经告诉他说:‘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可惜当时华佗并不在身边,陈登也如言而死。一代天骄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现在尹铭遇到自然不会就此错过。

陈登感激尹铭的热情款待,当下觉得徐州有救,便将自己来意说明,尹铭也不说话,一直静静的听着陈登说明其来意。

待陈登说完,尹铭很遗憾的对陈登说道:“实在抱歉,庐江陆康先元龙一步来求在下解救庐江之危,而且在下也已经同意了,若不是为了迎接元龙,此刻我已经领军出发了。”

“哦,如此不巧!”陈登顿时感到一阵无力。

“实在是不巧,在下虽有心却是无力也!”尹铭遗憾的说道。

尹铭倒是说的真话,他刚刚拿下襄阳等地,还来不及消化。再则,他若要出兵救徐州必须越境过南阳,虽然此时袁术无心顾及,可是终究要惹怒了袁术,现在的袁术还不是自己可以轻易惹得了的。

而救援庐江就快捷多了,尽管尹铭不是很愿意,但若不是因为惦记着陆逊这个未来的大才,以及庐江陆康与其交情匪浅,尹铭还真不会出兵相助。

陈登郁闷不已,心怀犹愁,更不可言,可是人家又不是拒绝你,而是的确无力相助,无奈之下告辞而去。

尹铭自是好言相说,言曹大兴不义之师,其兵必败,且北海孔融素有侠义,徐州定然不会有事的。

陈登哪里有心听的进去,只是点头,往邓县投徐州而去。而尹铭也即刻行动,送走陈登之后,便点齐襄阳一万铁骑,率领吕布、张飞、张辽、李通、魏续等一众将领,急急的奔赴庐江战场。

此时的庐江城中,庐江太守陆康,庐江将领张礼、周翼、薛维,谋臣顾和、关甫等人齐聚庐江府衙,各个都是一副神色凝重的样子。

“诸公!如今孙策兵围庐江,君侯援兵尚未达到,诸公以为该如何应对!”陆康一郡之主,率先发问道。

“主公!那孙策有勇有谋,我看君侯的援兵也不一定能马上就到,如今我们应该立刻征兵防守呀!”庐江头号大将张礼,言辞急切的说道。

张礼见陆康虽然已经紧闭城门,让庐江守军加紧巡防,可是却并没有大规模的征召百姓守城,顿时有点心急。

陆康听了张礼的一番话,却是一阵苦笑,大规模的征召百姓守城,他身为一郡之主岂会不知。可问题在于,他刚接到孙策大军侵犯庐江的消息后,就立刻上门找庐江的各大世家,要求他们派出私兵协助守城。本来那些个世家答应的很爽快,谁知一听由孙策领兵两万大军前来,而庐江城受军不过五千,就立刻反悔说没有人手可派,把个陆康气的半死。

“此事我也知道,可是那些庐江豪门,平日不管受过诸公多少恩惠,如今庐江危难,却一个个明哲保身,不肯出兵相助!”陆康心灰意冷的说道。

“唉!”在场的众将闻听的这句话,无不感叹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