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百十九章:造币(2 / 2)

况且黄毅有军队在手,谁敢造假币,黄毅就敢杀他全家。

纸币有四个面额,最小面额是五千文也就是当银五两。

最大面额是一百两,还有两种分别是十两、五十两。

后世上过政治课的都知道,发行纸币是需要储备金的,以库存金银为锚,纸币才不会贬值。

黄毅是准备争夺天下引领汉文明走进新时代,并没有准备空手套白狼,

兴和大钱庄确实有黄金和白银储备,总价值超过四百万两银子。

在发行货币之后,根据地所有的城池和寨堡都必需用“兴和币”交易。

老百姓手中没有“兴和币”不要紧,根据地每个城池都有“兴和大钱庄”。

大一些的农场寨堡也会有“兴和大钱庄储蓄所”,去那里等值兑换不会遭受盘剥。

不仅仅是根据地,张家口、宣府、大同、太原也有,京师、南京、苏州府、扬州府等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也在筹备中。

但是为了避免过早刺激到崇祯皇帝,京师“兴和大钱庄”不公开兑换“兴和币”,和其他钱庄一样,做汇兑生意。

私下里么?

当然是跟根据地的功能相同。

“兴和大钱庄”为人民服务童叟无欺,在这里存银子满一年可以得到百分之三的利息。

原本黄毅准备通过高息吸储,一拍脑袋,年息百分之十。

还是耿月如、小九、叶惠玲、汪柏山、蓝进魁等等民事官谏言,黄毅才虚心纳谏,同意存银子的年息百分之三。

黄毅之所以肯出百分之十的年息吸储,是因为他知道大明每况愈下,粮食,特别是北方粮食的价格飞涨。

银子收购粮食存储一年,差价肯定远大于百分之十,翻倍的事儿也经常发生。

然小九、汪柏山等等说得有道理。

大明朝就没见过存银子给利息的钱庄,存银子兑换银票还得收不菲的手续费。

根据地的升斗小民相信家主相信兴和军,给百分之三的利息足够吸引大家把银子存入“兴和大钱庄”。

如果是其他钱庄,哪怕是出百分之十的年息,也没多少人敢存银子。

信用为王!根据地有黄毅有兴和军,哪怕没有足够的准备金也能够发行货币。

手里有强大的军队,根本不怕恶意挤兑。

黄毅想通了,“兴和大钱庄”成功运转一段时间后完全可以超发一些货币,只要能够及时控制风险,应该没啥大问题。

借贷生意当然是“兴和大钱庄”的主业。

只要有担保人或者抵押物,就能够从“兴和大钱庄”借钱,年息百分之三起,最高不会高于年息百分之十二。

为了更好的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但凡是兴和军正兵,都能够以个人信用为自己或者他人担保借款。

额度为不高于一百两银子!年息仅仅是百分之三点六。

这就意味着“兴和大钱庄”办理军人的业务完全是服务性质,几乎没有利润。

各级文教员和所有的正兵都有义务参与宣传使用“兴和币”的好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