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道:“二位兄弟有何主意?”
裴宣道:“祝家庄、李家庄、扈家庄这三处千人的村坊,分别是钟离明、李苓、扈太公为里正,余下七处村坊都要重新选人。”
“我与萧让兄弟商量过,在县衙里选几个书吏,作副里正,村坊里让庄户推举里正,二人相互配合,这些书吏还能作为耳目之用。”
赵祯听了,道:“如此县里书吏可就不足了。”
萧让道:“县学里选几人充任,今后也是个出路。里正做的好了,也可调任县里六房供职。”
赵祯听了,也觉不错。人只要有了盼头,自然也就有了动力。当下,定下各村村名,书吏人选。赵祯用了印,让赵集去西溪村张贴告示,并通知七人。让其交接一日,明日去各自村坊上任,熟悉各村庄户,田地等,并协助陶宗旺建村。
至于推选里正一事,待七处村坊建好后,由萧让监督,选出有名望又亲近梁山的里正。
裴宣道:“大官人,这主意在我看来极好,县里各处村坊多有一人为里正的,不若也选一人为副里正,二人互相监督,将来欺下瞒上的事便少。”
赵祯听了,连连点头。
萧让说道:“这些村子都受大官人恩德,比独龙冈忠心不少,也不需从书吏中调拨人员,让各村推举一如何,如此也显大官人恩德。”
裴宣道:“可行。”
赵祯听了也道:“如此也好,此后两人共事,可为定例。只是俸禄如何定?二位兄弟可想过了吗?”
萧让道:“正要说与大官人听,我二人拟将村坊分为四等,百户以下为小村,三百户以下为中村,五百户以下为大村,五百户以上为里坊。”
“小村里正每月一贯,中村一贯五,大村两贯,里坊两贯五。两千户以上设乡长,乡佐、乡三老、乡干、游缴等不常设,按需求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