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不过三五十捆,若是编织藤甲,也能编织十余件。若不是军中不要藤甲,游侠猎人也不穿甲胄,早就编成甲胄卖出去了。”
路上,扈三娘道:“相公,这藤甲既然如此容易着火,为何还要采买?”
张建道:“这普通青藤若是不经油浸,韧性就要差上许多,三二年功夫就不堪用了。以此,必然要用生桐油浸泡多次,把藤条都浸的透了,这才能编织成甲,故而这防火就不成了。”
张建道:“赵里正,话不是这样说的,这藤甲浸泡桐油,晾晒,要花费不少功夫。村里庄户都嫌麻烦,买的又少,宁愿编筐,也不愿意造藤甲,这藤甲满村也不足三五百副。赵里正若是要百副以上,就按照2700文交易。”
张建说了句:“赵里正稍待。”起身去后头抱来一捆藤条。
赵祯拿起一根看了看。
赵祯思虑一番,问道:“张里正,这甲就没有防火的办法?”
赵祯回道:“一件藤甲他要2700文,这一捆藤条不过20文,就算用两捆编成一件也不过40文,匠人我按五天编织,浸泡桐油等,最多不过1000文,自然还是买藤条编织藤甲合算。”
赵祯道:“如此最好。”说着,从马上的包裹里取出四百两银票递给张建。
赵祯道:“藤条这价钱还算公道,这藤甲如何能要三贯?虽然费许多功夫,那也只是浸泡的时间长罢了。若是要编织,熟练匠人,最多三日就能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