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变法!(1 / 2)

张恒在徐州的权力大不大,当然大!

但诸葛瑾还是不认为能成功。

究其原因,还是变法的内容太过劲爆,甚至到了荒诞的程度。

张恒所谓的新政,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鼓励百姓向外开拓,垦荒屯田,州府给予政策支持。

第二部分,鼓励商业发展,贸易往来。政策方面予以支持的同时,却再度调整税率,将原本的商税上调百分之十。

第三部分,命各州府重新丈量土地,核算田亩,清查户口,全部登记造册。

在诸葛瑾看来,前两项都没问题,甚至刚好和前面让寡妇改嫁的政策相得益彰。

寡妇改嫁之后,组建新家庭,自然会生出新的人口,那就需要资源来承载。这时候开垦出来的土地,刚好可以让这些人生存。

而第二条,鼓励商业的同时却加收商税,看似矛盾,却一点都不相悖。

政策方面的支持,不一定是真金白银,也不一定需要让利,反而可以在其他方面松松手。

比如,声望身份,社会地位。

最难的是其实是第三部分。

丈量土地,清查人口……

长史你怎么敢的啊!

莫说双管齐下,便是其中一项,想要施行下去,也是难如登天!

这时代的人口土地虽然有定数,但其数目,显然不在官府的掌控之内。

莫说世家大族,便是中等豪族,甚至小地主阶层,谁还没有隐匿点土地,藏点人口了!

大部分土地人口藏起来,能少交多少赋税啊!

要是全都被查出来,他们还怎么疯狂敛财,还怎么兼并土地,还怎么滚雪球一般的壮大。

断人财路,不啻杀人父母,这波釜底抽薪下来,他们势必要奋起反击!

其间的阻力到底有多大,是个人都能明白。

这,才是诸葛瑾不认为张恒能成功的原因。

古代变法失败者,大多是触动了上层利益。

为唯一的成功者商鞅,也是把重点放在了利出一孔,驱农归战层面。

可即便如此,他最后也是落得个车裂的凄惨下场。

只因他的变法中有一条,隔断了旧贵族的天生富贵。

得罪一个阶层尚且如此,可张恒这一波,却是把所有的阶层都得罪完了,要是能成功,就有鬼了!

诸葛瑾担心,这波非但不能成功,反而下场甚至比商鞅还要凄惨。

沉默片刻后,诸葛瑾才拱手道:“长史,重商恳田皆无不可,只是这丈量土地,清查户口,是否该徐徐图之。”

张恒笑了,“子瑜何必如此委婉。直说了吧,此事到底可不可行?”

“下官以为,此事不可。”诸葛瑾连忙拱手,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为何?”

“天下未定,主公还得依靠各方势力。不管是世家豪族,亦或是军功勋贵,缺一不可。此策一出,即便成功,也势必人心离散,再难聚拢。下官恳请长史三思而行。”

吃进嘴里的肥肉,谁都不愿吐出来。

变法的刀落下,谁也不希望砍在自己身上。

一旦利益受损,人的心思也就多了起来。

“子瑜担心人心离散?”张恒笑道。

“不错,势必人心离散。”

诸葛瑾斩钉截铁地点了点头,随即又举了一个例子来劝说张恒。

“昔年光武平定天下之后,曾下诏度田,更是将度田不实官员下狱处死。可结果呢,闹到最后,郡国大姓及兵长皆反。半途而废不说,还又派兵镇压,才堪堪平息叛乱。

以光武之盛,尚不能完全推行此策,长史又何必逆天强为!”

诸葛瑾说的,正是东汉初年的度田事件。

最后的结果,看似是刘秀成功了,但明眼人都知道,各地叛乱平息之后,刘秀却停止了继续度田,偃旗息鼓。

明面上的田地人口查清楚了,可暗中还有多少被隐匿的田地人口,却是不得而知。

以刘秀开国君主的威望和强势,都无法解决这种事情,所以诸葛瑾认为张恒必遭反噬。

可张恒却还是满脸淡然。

“光武未竟之业,玄德公却未必无法继承。”

诸葛瑾脸一黑,近乎无语。

长史咋这么头铁呢!

跟你说了不行,你还要这么玩是吧。

你玩吧,到最后把徐州玩崩了,看你怎么办!

更关键的是,自己实在不想当这个排头兵啊。

闹到最后,你有主公保着也许没事,我怎么办?

张恒当然明白诸葛瑾的担忧,便安慰道:“子瑜不必忧虑,此事若成,我许你入府参政,如何?”

完了,完了,看来长史真要拿自己当马前卒了!

还入府参政……再好的待遇,也要有命享受才行啊!

可张子毅铁了心要找死,自己有拒绝的资格吗?

望着坐立不安,冷汗直冒的诸葛瑾,张恒微微摇了摇有头。

诸葛瑾的担忧他何尝不懂,但他却有不得不做的理由。

一件事想要做成,就要趁早。

如今徐州集团麾下只有两州之地,核心成员大多是自己一手提把上来的,再加上刘备的支持,自己手中的权力达到了。

这时候干这件事,阻力是最小的。

将来继续扩张领土,就可以慢慢推行开来,宛若蚕食一般。

真要等平定了天下,利益集团也会跟着庞大冗杂起来,再想变法就没这么容易了。

当下还有五年的窗口期,正好可以完成这件事情。

于是,张恒才下定了决心。

虽然以前没人成功过,但不代表张恒也会失败。

而他的胜算,正是新政施行下,将会受益的芸芸众生。

张恒望着诸葛瑾,目光真诚道:“子瑜啊,有些事情虽然艰难,但是不做尝试,你又如何知道不能成功。再者……你只看到了阻力,而我却看到了成功之后的富足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