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十二:点苍之鹰(十二)(2 / 2)

剑出衡山 一片苏叶 2086 字 7个月前

赵霏似是早有预料,她顺势圈转长剑,拦腰横削,这一下剑光更烈,耀人眼目!

白衣女子没有被剑光影响,赵霏剑速极快,可白衣女子身法迅捷,一个提剑纵身竟从剑上掠过。

也就是这一瞬间,赵霏反握长剑,汇聚真气朝上撩刺。

这一刺,乃是三仙烟雨剑的精髓所在!

剑光散开给人一种烟雨迷蒙的错乱之感,而一道锐利寒芒,则是隐藏在烟雨朦胧之下,自下而上却能如一道落崖飞流,尽显冲势!

“铮~!”

电光石火之间,白衣女子竟以极快身法做出扭身动作。

她左手长剑也顺势反撩,圈散烟雨剑光,又以极快的一剑,压在赵霏的剑身上!

这一下虽是后发,却能追上赵霏的快剑。

且她功力更强!

剑身一碰,当即内力碰撞,赵霏长剑立时一振,出现偏斜。

只这一击,她心中一惊,已知晓对方深浅。

尽管还有剑招后手没出,也极为果断朝后纵掠,直接把剑一收,干脆利落不再打了。

如此一来,反倒叫那白衣女子意犹未尽。

她多看了赵霏几眼,顺势收剑入鞘。

又道

“你的剑法还没出尽。”

赵霏坦诚道“我的功力差你好些,出尽了也占不到便宜。”

“再说只是论剑较量几招,并非死斗,我自然不会追剑。”

“等他日我功力上涨,再与你斗不迟。”

白衣女子点头“若再过十年,方才那一剑,我就不敢那样去接了。”

“这叫寒雨剑诀?”

“是的。”

“你剑上有股寒气,但还没有激发出来,看来这剑诀威力要在你功力更进一步时才能展露。”

她这话让赵霏有些惊讶。

没想到对方短短时间,能看出这般多的东西。

这眼力,绝对受过武道大家的熏陶,否则寻常人在这般年岁,哪怕武功高强也不会有这样的见识。

白衣女子又念叨一声“留下这剑法遗刻的,定是个了不起的高手。”

听她说起遗刻二字,赵霏想起什么。

于是旁敲侧击

“天下间像这般留下遗刻的高手还真是不少。”

“近来盘州遗刻在云贵之地闹出诸多风雨,也叫越来越多的江湖高手朝此地集中。”

她说话时,密切留意白衣女子的表情。

可是没能从她脸上瞧出什么。

只是,她又像是找回了初初露面时的态度

“这里不接纳外客,你们这便离开吧。”

赵玉彦从屋顶上一跃而下,与姐姐站在一起。

这时他没说话,听姐姐安排。

赵霏也不多话,直接道“告辞。”

姐弟二人转身就走。

忽然,那白衣女子的声音传来

“你们若是寻找盘州遗刻,不应该来白虎崖,而是去坡上高原。”

赵霏闻声转过头来

“那我也告诉你一个消息。”

“听说衡山四大真传之一正在南下,不日就要来到云贵之地。”

“凉都风云汇聚,他兴许会在那里露面。”

她的话断在此处,不多时就消失在了那满是花卉的小径上。

“姐姐”

杨君采问“我从未听师父说起过这门剑法,没想到如此厉害。”

“江湖广大,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你没听说过的可多了。”

没有外人在,白衣女子露出一丝笑容,又拍了拍他的脑袋

“下次莫要大意了,不要再惹外人进来。”

“免得打搅了师父清修。”

“是。”

他又好奇问“姐姐为何要告诉他们遗刻的事。”

白衣女子道“这两人若真是从姑苏来的,为了这遗刻倒是极有可能,把他们引到那边去,免得一直惦记着此地。”

杨君采哦了一声“那你会去凉都吗?”

“衡山四大真传可都是很厉害的人,上次去盘州城内,客栈中也有不少江湖人谈到他们。”

“不过”

他自信一笑“姐姐一定不比他们差。”

白衣女子想了想

“走,我们先去问过师父。”

“嗯。”

二人话罢又走上了木屋后的那条幽深小道,进入一片花卉更盛的隐居之所

另外一边,赵霏与赵玉彦已经牵马上了官道。

一路上,他们也在讨论方才那两人的来历。

正常来说,彼此过了几招,都能瞧出一些功路端倪。

可两人拆招之后,竟然都看不出彼此来路。

这就奇特得很

“她若是去了凉都,会是三师兄的对手吗?”

“三师兄的剑”

“那可要比姐姐厉害。”

赵玉彦有话直说,少女却哼了一声“有什么了不起的,若是同样年岁,他们不见得是我对手。”

“不错,不错”

赵玉彦晓得她心中不高兴。

于是又在一旁扬声道

“哪怕是同年纪的剑神遇到姐姐,最多也只能与姐姐斗个一百回合。”

赵霏明知他在瞎吹,却还是笑了起来。

“剑神”

“他到太湖旁边钓鱼,哪次不是我赢。”

赵玉彦弱弱道“那是我连夜打好的窝底。”

“你不帮我,难道要帮旁人?”

“没有,爹亲娘亲没有姐姐亲”

少年不着痕迹地翻了翻白眼,心说家里就你从小打我。

赵霏琢磨道“这人若是去了凉都那可正好。”

“若三师兄寻我们麻烦,就将她引过去,我们便能脱身。”

“那我们现在去哪?”

赵玉彦追上一句“可是直接去凉都?”

“不,就近去盘州草原看看。”

“这盘州遗刻,倒让我愈发好奇了。”

“好!”

两人骑马上路,白虎崖在盘州东南,这时去草原,则是纵马向北。

不过有着明确方向,他们骑马脚程很快。

当天晚上在盘州城歇了一天,第二日上路就走上了去草原的道路。

此地是贵州最高的高山草场。

弯弯山道,那可不好走。

加之不是本地人,途经一些岔道,姐弟二人也不敢胡乱去走。

日头高照,在他们摸不准方向时

一大队号子、风铃声自山道上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