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说嘴炮强者这个词,本是另一个时空的产物,可随着贾瑜的到来,加之这厮经常暴露出后世的一些俚语和习惯,定远伯府的人听过之后,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便渐渐流传开来。
原本只是在定远伯府里小范围流传,后来也不知怎么的,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广,最后连神京的普通百姓都知道了。
而华夏文明的精髓便在这里,甭管什么词,不管人们有没有听过,但即便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人,也会立刻从字面上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李秀才虽然一身的穷酸样,但人家也是有脾气的。
一听到嘴炮强者这个词,立马就气不打一处来,也同样猛的一拍桌子,不假思索的喝道:“谁说没人去啊,依我说,倘若让定远伯去镇守辽东,甭说十多年了,搞不好三五年下来,他老人家便可以将女真鞑子给平了。”
茶楼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要说这两年神京最有名的风云人物是谁,当属定远伯贾瑜了。
随着这两年贾瑜名气的增加,他的往事也被人扒了出来。
什么当初一穷二白的变卖了金陵的房子来神京投靠荣国府,却差点被几个门子打死,随后得到了冯唐的赏识,入了选锋营,先是二龙山剿匪,随后清剿金沙帮、领兵出潼关大战蒙古鞑子。
这一桩桩一件件,硬是凭借着军功,从一介白丁成为大夏最年轻的世袭罔替的伯爵,还迎娶了荣国府的大小姐,这样的励志故事,放到后世那妥妥的中国梦的主角啊。
华夏民族讲究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别人能做到的,凭什么老子不能做到?
谁的心里还没个这样梦想?
是以就连贾瑜也不知道,他居然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许多神京百姓小人物逆袭的榜样。
过了良久,突然一声大喝声响起。
“对啊……李秀才说得对。
依我看,就该让定远伯他老人家去镇守辽东。
干掉努尔哈赤那个老贼酋,将他的妻妾全都活捉回来,让大伙都好好瞧瞧!”
这伙人聊得兴高采烈,却全然没人想到他们嘴里所谓的“老人家”还要再过两个月才到二十岁。
不止是民间的市井小民,就连满朝的文武又何尝不是议论纷纷呢。
其实不仅是民间,就连朝廷不少官员也对辽饷深恶痛绝。
辽饷起源于十多年前太上皇御驾亲征大败后,为了加强辽东方面的防御而提出的加征摊牌的临时税银,可加着加着就成了常例。
加征税收不是问题,可问题是每年加征的这几百万银子没有一文钱进入文官们的手中,而是全都落入了辽东军的腰包里。
这可是每年两三百万两银子啊,谁看到不眼红,却全都被辽东军们吃掉了,连一点渣都不给别人,被人嫉恨自然是在所难免的。
现在朝廷居然下旨让所有官员都到城门外迎接那些辽东来的丘八,这能让他们心里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