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临汾之战(四)(1 / 2)

刘义隆之所以采用围三阙一的策略,是因为城内毕竟有四万多魏军,而且城内的粮草充足,拓跋谭也不是易与之辈,但是只要有希望,他们依旧会选择活下去。</P>

至于为何不留北门而留东门,刘义隆是有想法的,这个想法还是徐麟提出来的,就是不能让魏军成功逃到骐国城。</P>

骐国城在临汾西北,西门和北门被封锁,东门就只能顺着汾水向平阳逃去。</P>

但是,刘义隆也不会轻易上魏军逃到平阳,在西门外布置了八千骑兵,其中五千龙骧军,三千黑风军。</P>

至于宋军投石车则由剩余两千黑风军和三千朱雀卫骑兵负责保护。</P>

还有,宋军还配备了猛火油柜,实战证明,宋军的猛火油柜可以直面骑兵,不过数量上却有些劣势。</P>

也是,不可能有一种器械可以做到无敌。</P>

像猛火油柜这种器械就是这样,他想要发挥威力,需要骑兵配合。</P>

其余器械也一样,都有些不同的优缺点,都需要配合使用。</P>

宋军的策略让拓跋谭十分郁闷,他本来打算以骐国为退路,如今看来已经被宋军识破,而且宋军的围三阙一确是阳谋,哪怕宋军不以北门为主攻方向,北门的宋军也会给魏军造成很大的麻烦。</P>

趁着这个机会,拓跋谭不得不派人告知骐国的王宝兴,立刻率大军撤出骐国,去平阳,骐国有近三万大军,这也是拓跋谭的后手,还有这些大多数都是新兵。</P>

宋军的攻城依旧和以往一样,不过城墙上的魏军早就有了准备。</P>

在投石车开始进攻后,城墙上的魏军将领就下令道:“宋军投石车,躲避。”</P>

魏军士卒立刻支起盾牌,躲在女墙后面,只有几名士卒依旧观察宋军动作。</P>

几轮巨石,根本没给魏军造成太大的伤害,最大的作用也就是震慑而已,不让魏军轻易反击。</P>

同时,宋军的攻城器械和弩兵在盾车护卫下向着城墙进发。</P>

一名魏军士卒立刻道:“宋军上来了!”</P>

魏军将领得到消息,道:“准备反击!”</P>

魏军的床弩和弓箭手立刻准备反击,其余士卒则继续等待命令。</P>

接着,宋军这边也有了变化。</P>

宋军将领命令道:“一半投石车换成轰天雷攻击,其余不变。”</P>

这是宋军早就演练过的,那些投石车换,那些不换早就有安排。</P>

所以宋军有条不紊的调整了策略。</P>

负责观测的魏军士卒则发现了不对,毕竟巨石和轰天雷的大小有着明显的区别。</P>

“轰天雷!”</P>

魏军将领立刻道:“盾牌兵防御。”</P>

魏军准备了大量盾牌,就是为弓箭手和床弩抵御宋军轰天雷的进攻。</P>

随着轰天雷爆炸,碎片到处乱飞,打在盾牌上发出金铁之声。</P>

然而,宋军不只抛射了轰天雷,还有巨石,不少盾牌阵被巨石击中,他们可以抵挡轰天雷爆炸之后的碎片,但是巨石的重量,不是人力可以抵挡地方。</P>

不少盾牌阵被击溃,里面的弓箭手或者操作床弩的士卒暴露出来,轰天雷的碎片,对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害。</P>

同时,他们也给宋军造成了一些麻烦。</P>

此时,宋军正在架设壕桥,前方是盾车,但是井阑就惨了,毕竟盾车防御有限,井阑目标太大,大多数床弩都击打在井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