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派人去作战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也是为了能够快速囤积粮草,稳定百姓,免除后顾之忧。</P>
不过至今刘义隆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P>
水军将领不合适,而且刘义隆不舍得,但是作为船队主事,必须要沉稳,这个人选还真不好选。</P>
在朝堂谈论过四次,还是没有结果,很多大臣都不看好这次远航,而且没有人能够保证一定能回来。</P>
就在刘义隆思索人选的时候,有人来到了天禄阁外。</P>
“烦请通报了冯受居求见。”</P>
一名宦官立刻入内通报,刘义隆得知立刻让冯受居进来。</P>
冯受居,北燕皇子,当初魏国攻燕,燕皇冯弘恐家族难以保全,派幼子冯受居从海路去宋国。</P>
虽然冯受居一直很低调,但是他的能力还是有的,这次冯受居决定主动请缨。</P>
“臣冯受居参见陛下。”</P>
“平身吧,冯爱卿可有事?”</P>
冯受居道:“陛下,臣听闻陛下寻找可以出海之人,臣愿往!”</P>
冯受居目光坚定,等着刘义隆的回答。</P>
刘义隆缓缓道:“冯卿,这可不是去辽东那么简单,很大可能回不来。”</P>
冯受居坚定道:“陛下,臣愿往。”</P>
刘义隆道:“好,卿且放心,朕会安排好卿之家人。”</P>
“谢陛下。”</P>
第二日,刘义隆传旨,冯受居任工部侍郎,踏浪侯。</P>
冯受居随即和家人告别。</P>
长安东门,刘义隆亲自送别冯受居。</P>
“陛下留步,臣最迟三年便返回。”</P>
刘义隆没有说话,而是将一面宋字大旗交到了冯受居手中。</P>
冯受居下拜道:“臣定不辱命。”</P>
刘义隆心中感慨,没有再说什么,目送冯受居离开长安。</P>
冯受居则出武关,直奔荆州,从荆州登船去扬州,从扬州出海转道广州,船队在那里等候。</P>
抵达港口,船队卫队长已经在此等候多时。</P>
“末将玄武卫左营副将陈伏拜见大人。”</P>
“陈将军不必多礼,这次我等责任重大,还望勠力同心。”</P>
“诺。”</P>
冯受居望向长安方向,施礼道:“陛下臣走了!”</P>
随后,冯受居率众人登船,然后下令杨帆起航。</P>
船队缓缓离开岸边,这支船队的结局无人可以推测,但是刘义隆知道,只要他们可以带回自己需要的东西,宋国必然会更加强大,到时,魏国指日可破。</P>
随着船队消失在海平面,岸上恢复了往日的景象。</P>
恐怕很少有人能够记得他们,哪怕他们曾经身居高位,可能只有刘义隆对他们充满了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