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年青时代是诗的时代——安徒生。
青春如歌,它能演奏出一支支激昂的乐典,乐典上谱写着我们人生的欢乐;
青春如笔,它能描绘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画卷上印染着我们人生的精彩。
上海愚园路上的百乐门舞厅,一楼,堂皇富丽的大厅,大厅顶上吊着一盏蓝色的精巧大宫灯,灯上微微颤动的流苏,闪闪发光的装有弹簧地板的高级舞池地板,四壁低低垂下的天鹅绒蓝色帷幔。
一到这里,就给人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舞池四周是一圈小桌和座椅,大厅的一端是一个吧台,吧台上放着各式饮料、啤酒和红酒。
今天,陈介坊老师在这里举办公司的百日答谢酒会,我和小褚作为公司下的分公司经理应邀前往参加答谢酒会。
上海百乐门建于1932年,当时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amunt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
1933年开张典礼上,时任上海的市长吴铁城亲自出席发表祝词,当时百乐门的常客有张学良,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也在此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来。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位叫陈曼丽的舞女,因拒绝为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派人枪杀在舞厅内。
1954年,解放后的“百乐门”由于前来跳舞的人日趋减少,因此亏空严重,最终被有关部门接管,并把原舞厅主建筑改为红都戏院,其他附属建筑则改建为商场,1966年后又改为红都电影院。
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交谊舞的流行,红都电影院逐步恢复了部分原来百乐门舞厅的功能。
2003年7月28日,经内部重新修缮,红都电影院重新改回了原来上海百乐门的名字,以一个现代化的大舞厅的崭新的面貌再度迎客。
`
酒会开始了,场面真可谓是: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中国是酒文化的故乡,因此一说到酒会,大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大碗喝酒、干杯猜拳的豪放场面。
然而陈介坊老师举办的公司百日答谢酒会是一个鸡尾酒会,这在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的上海属于非常前卫和时尚的社交和招待客人的一种方式。
鸡尾酒会始于十九世纪的拉丁美洲。传说某酒店主丢失了一只心爱的鸡,后被一少年寻得归还。为了报答这位少年,店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结婚那天,贺喜的宾客很多,因客人所要喝的酒不一样,只好把各种酒混合在一个缸内,并插上一根鸡尾上的羽毛,分请大家饮用,鸡尾酒会由此而得名。
在这种酒会上,客人一般都站着饮食而且能随意走动,便于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主人和男女宾客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可互相邀请下舞池跳舞,这样便于结识新朋友和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因此逐渐地,鸡尾酒会成为了国际上一种流行的社交和招待客人的方式。
我和小褚要了杯红葡萄酒,坐在舞池边上的小桌旁,静静地看着舞池中翩翩起舞的陈介坊老师。
“你会跳吗?”我品一口红酒,问小褚道。
“会一点,但跳得不好。”小褚也品了一口红酒,微笑着答道。
接着小褚又拿起桌上盘子里的一小块蛋糕,塞进嘴里,然后反问我道:“你呢?”
“不会。”我放下手中的酒杯摇了摇头。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恢复高考后,交谊舞开始在大学中流行了起来,后来又慢慢地传播到了社会上。
但对于我来说,整天沉迷在微型计算机中,加上已经有女朋友F了,因此即使偶尔有空,也是用来陪伴女朋友,因此根本无暇去学跳舞。
`
舞池中,陈介坊老师的交谊舞跳得非常好,楷称交谊舞大师也不为过。
因为这是一个公司对外的一个答谢酒会,因此没有人带家眷来参会,所以今天陈介坊老师的舞伴是他的助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