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孙权大婚宴华歆(1 / 2)

东吴霸王白展堂 貘一嗷 2046 字 11个月前

周瑜和小乔择日大婚,跟着白展堂一起去乔家提亲后,江东传来喜讯连连,白展堂却忧心忡忡。

时光匆匆,如今已是建安四年,也就是199年。

距离建安五年,仅剩下一年的光景。

白展堂如此忌惮后世所知的孙策的命运,倒也不是为了旁的。

自古以来谁能无死?

只是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

和追名逐利的官场之人不同,白展堂倒有心去看看这三国时代变幻莫测的局势和山水,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罢了。

眼下江东虽然已经收复了大半,但是还有不少威胁。

自从上次捉拿了许贡的门客盛光焘之后,白展堂一直让周公瑾来对付他。

周公瑾对于自家兄长的安危自然也是格外上心,一直严加看管,尤其是得知白展堂会死于许贡的三个门客之后,一直对盛光焘采取利用的原则,表面上给了盛光焘一定的自由,实则一举一动全都在周公瑾的掌控之中。

别说盛光焘的左邻右舍,就是盛光焘后院的鸟,起飞的时候,也会有专人去看它们的腿上有没有绑着信件。

每天查看一遍,即便是时日渐长,周公瑾对于盛光焘的监视也不敢有半点松懈。

因为他深知,杀了一个盛光焘容易,但想将身边所有郭奉孝安插的谍子全部抓出来,却是一件难事。

然而现在的情形是,周公瑾知道郭奉孝有后手,在防着郭奉孝。

但同时,郭奉孝也知道周公瑾明知自己有后手而故意设防,两人的战争,虽然不在沙场上起半点刀兵,却让很多暗桩,在背后消弭于无形。

今天哪家主簿连夜被抄家了,明天哪个营的兄弟被抓起来了。

一时间,军中人心惶惶,各个营帐之中的秘辛都不容外泄,除了白展堂还能安心大口吃肉以外,几位老将军都被搞得惶惶不安。

“公瑾啊,你确定没有抓错人?”韩当老将军一脸辛酸道,“这可是我军中被抓的第十六个人了。”

周公瑾手握利刃,直接一刀插在了那个小卒的腿上,赶在小卒咬碎口中药丸前,一把捏住这个小卒的头骨,熟练地用手抵着对方舌头,让对方将早就藏在口中的药丸给呕了出来。

“九毒丸。”周公瑾用布帕包着那小卒口中吐出来的药丸,轻轻擦了擦,递到了黄老将军面前,说道,“这东西正是郭奉孝的暗桩专用,有此物藏于口中,韩义公老将军还不信我吗?”

韩义公见状只能摇头轻叹,“真没想到啊,这些人自从弃了山越,跟着我鞍前马后,我曾悉心教导他们,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本事,没想到,多年的心血竟然付之东流。”

看着韩义公老将军一脸懊恼忧思,周公瑾开口劝解道,“韩老将军莫担忧,这些人今日被我发现,总比明日在战场上背后捅一刀来的好。”

韩老将军闻言一怔,只能缓缓摇头,“可是我们还没有与许昌一战,留着此人或许……或许还能一用。”

多年来的腥风血雨,韩当老将军还记得这十六个人当中,有几个人帮他牵过马,有几个人替他挡过刀。

明明都是过命的兄弟,为何偏偏是旁人的谍子?

周公瑾只摇头轻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曹阿瞒说的,也是我用来时常劝诫自己的,如果今天咱们轻信了这些人,等到真与许昌一战的那天呢?一个不忠不义之人,一个叛军,足以大开城门,将主将的头颅挂在城头,以示功勋,韩老将军将腹背交给这样的人,难道不怕吗?”

周公瑾的话字字诛心,领兵打仗多年,韩义公自然有知人善任的本事,但他却没想到,如今竟然被一个晚辈后生周公瑾看得这般透彻澄明。

周公瑾一番话,让韩义公老将军恍然大悟,只能一边点头一边叹气,“只要不冤枉的,只求公瑾能够等他们死后厚葬了,到底是过命的交情,我营中的兄弟没有一个是孬种的。”

那个被绑缚在地的小卒闻言,也是声泪俱下,含泪对着韩义公说了一句,“韩公,对不住!”

说完后,便咬舌自尽了。

留下一脸惋惜的韩义公和无可奈何的周公瑾。

“他还什么都没有说就自尽了。”周公瑾轻叹道,“看来,郭嘉身边豢养的走狗远比我想象中的更加忠诚啊。”

“这也都怪我,识人不明,别处的细作只有须臾几个,我手下的细作竟然如此之多。”韩义公仰头叹息道。

周公瑾却连连摆手,“韩老将军可不能如此说,韩老将军当年主动请缨带领山越军,能将那些占山为王的逾矩山越镇住,并且将他们驯服,那自然说明了韩老将军的本事,只是,我们却也忘了,各地的征兵除了俘虏之外,山越也是户籍最缺失的一处,若我想塞进几个谍子,也会选择在冒充成山越,然后在打入军中内部,因此韩老将军手下谍子多,那是军队属性使然,能够压制各路山越形成一支庞大的山越军,足可彰显韩老将军的能耐。”

听着周公瑾的宽慰,韩当这才心中好受些。

其实周公瑾对韩当老将军并非全然是宽慰,这说的也是一些实话。

各地征兵若有良民在,则良民优先,家中有田粮有父母在的士兵,会更加没有二心,踏实肯干,会想攒下粮饷等着衣锦还乡。

可若碰上没有良民的地方,驯服山越,便成了一桩大难事。

像是曹操对待张绣一般,想用,但还想用得踏实,这就是一桩天大的难事。

韩当将军能御人如此,已然证明了他身上的能力之强。

但也正是因为山越军太过庞大,才让周公瑾需要花费不少时日,一个个的调查。

根据白展堂所说,如果白展堂孤身前往丹徒山打猎遇刺,那就一定有人在身边随侍的时候留下了足够多的记号,而且这背后的选址,路线,登山随侍,肯定是有一整个脉络网,才会如此轻易的得到白展堂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