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够稀奇的!”曹老六身子向前倾了倾,略带试探的调侃道:“那,你还记得自己是谁吗?”
“我是二狗子呗。”魏永明咧嘴一笑。
“不错。那我呢?”
“你不是曹老六么。”
“噫!你个二狗子真够愣的!”曹老六抬手在他胳膊上杵了一拳:“怎么不叫六哥了?”
“对,是曹六哥。”魏永明揉着胳膊嘻嘻一笑。
“六哥就六哥呗,还什么曹六哥。”曹老六若有所思的看看他,也跟着噗嗤一声乐了出来:“古怪,果真古怪,浑身上下没一处不透着古怪,看来这病还没好利索呐!”
魏永明点点头,顺着他的话问道:“六哥,我可不是故意的,我我只记得你是曹老六,忘记咱俩的岁数啦。”
“岁数也能忘?!”曹老六摘下佩刀紧了紧腰带,仰头看天掰着指头嘟囔道:“我算算哈,黄河发大水那年我十二,你八岁,今年我二十一,那么你应该是嗯十七?没算错吧?”
“是,没错。”魏永明心情复杂的摸摸脸颊,再看看胳膊,感觉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与活力。穿越过来年轻了十多岁,勉强算是唯一的加分项吧。
曹老六一提起小时候的事便刹不住闸,大概是想用二人共同的经历来唤起好朋友的回忆。
魏永明仔细听着,不断用话引着他继续说,不多时便大致了解了自己的身世状况:
原来二狗子与曹老六、芹菜三家本来都是济南府下辖长清县人氏。二狗子父母早亡,自小跟着四叔四婶过日子。
道光年间老家因黄河泛滥遭受严重洪灾,四叔不幸遇难,二狗和四婶便随着其他幸存的乡亲一起逃难来到济南府,在城西三里庄外安顿了下来。
四婶擅长家务活,人缘也好,平日靠着给庄里大户人家浆洗衣物、做针线活拉扯二狗子长大。
娘俩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苦了些,好在从来没有断顿的时候,四婶宁可自己稍微饿着些,也要尽量让二狗子吃饱。
老曹家是难民中较为殷实的一户,兼之人丁兴旺,迁居后日子过的不错。
可惜两个儿子前些年相继亡故,还有两子早年夭折,如今只剩下了曹老三和曹老六。好在这哥俩一个在镖局子出人头地,一个在衙门里当差吃粮,让老两口颇为欣慰。
相比之下芹菜就惨的多了,幼年丧父,自小家境拮据。发大水那年她才五岁,体弱多病的母亲在汹涌的黄泥汤子里拼命把她举到树杈上,自己却筋疲力尽被洪水卷的没了踪影。
好在乡亲们有情有义,芹菜跟着来到三里庄吃百家饭长大,轮流在二狗子和其他乡邻家中寄居,去年刚满十三岁就去老庞家做了丫头,专门伺候庞夫人。
曹老六唠唠叨叨讲了半天往事,魏永明初时听的很认真,后来逐渐有些坐不住了,于是插个空子打断了曹老六:“六哥,这附近还有其他水井吗?”
“当然有了,好几口呢!”曹老六一拍大腿,比手划脚的侃侃而谈:“你不知道么?咱济南府周边地底下水脉通达的紧,随便凿开几尺便能见水。听府衙里新来的先生讲,当年高宗皇帝来巡幸时曾经”
“知道,我知道。”魏永明怕曹老六又啰嗦起来没完,赶忙插嘴道:“我还有件事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