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两人一起看向捏着鼻子喂猪的王婆子,王婆子其实也姓王,娘家是离夏官屯很远的一个村子。
自从上次跟着宋飞他们学,摘了金银花没卖掉,就一直在心里憋着一口气,宋飞的养殖场每次有猪出栏,她都偷偷去看,看着宋飞一摞一摞的收钱,眼红的晚上睡不着觉。
和自家男人天天吵,让王福友想办法也养一些牲口,她也想发财,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场景。
年节很快过去,时间来到了阴历三月份,宋飞家两处新宅同时开工,村里凡是会点手艺的,都被请了来帮忙。
正是农闲时节,村里人但凡不是太懒的人,哪怕来搬个砖,和个泥一天都有工钱可拿,哪怕只是有把子力气,打地基时帮着一起抬抬“夯”也是可以的。
所谓“抬夯”,其实就是起房子打地基的时候,用几根木棍绑着一块长条形的大石头,七八根绳子拴在“石夯”上,一人把住木棍掌握方向,其他人同时向斜上方拉扯绳子,就能把石夯抬起。
按照画好的线,把地基一夯一夯的砸实。抬夯时一般负责掌握方向的那人喊号子,其他人会根据号子一起使力,不然几个人力量不往一处使,就会非常累。
打夯本来就是个力气活儿,在没有震荡机的年月,盖房都是人工打夯,喊号子的人就至关重要了。
嗓子要好,中气要足,而且要眼睛灵活,能根据现场状况随时调整石夯方向,照顾到每个人的体力情况。
喊夯的号子也没有什么固定的词,大多是现编现喊。比如什么“抬起来哦嗨嗨,加把劲哦嗨嗨,盖新房哦嗨嗨,娶新娘哦嗨嗨,论几下哦嗨嗨,喘口气哦嗨嗨”这劳动号子也算是即兴说唱的鼻祖了。
众人把“夯”抬起老高,再重重落下,抬夯是力气活,主家一般早早把茶水晾凉,随时供给众人饮用。
两个院子一样的标准,地基上先铺一圈青石条,然后才是红砖垒墙。正房四间大瓦房,加三间西屋和一个门脸,全部是砖瓦结构的。在宋建军宅子里干活的瓦工都是本村的。
而在宋建磊宅子干活的瓦工,却都是从隔壁村请的,两边同时开工,好像在比赛一样,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一边比一边进度快。
短短十几天,两个宅子的堂屋都要上梁了,上梁安排在同一天,特意请人看了日子,三月十六,一是图个吉利,二一个也是方便一起请师傅们吃饭。
当一个写着“姜太公在此”的红纸被贴在梁头上的时候,鞭炮声响起,所有人高喊一声“上梁大吉”。
中间裹着一块红布的粗大梁头,就被众人合力给安放了上去。这边上梁还是比较简洁的,并没有其他地方的“祭梁”或者摆供品啥的。
上好梁以后,中午饭就要主家管一顿了,一般上梁当天就干半天活,一是上梁活重,二是午饭时主家会上酒。
喝的五迷三道的,要是再上去干活,万一有个脚下不稳啥的,不是找刺激吗?在老宅里一顿饭吃的师傅们直叫好。
上的肉食居多,白面馍馍管饱,酒能喝多少喝多少,反正喝多了下午就回家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