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万敛行秘密地来到军营(1 / 2)

面对如此局面,王大人不能坐以待毙,于是赶忙挺身而出。

只见王大人恭敬地向着皇上拱手行礼,然后言辞恳切地说道:“启禀皇上,臣依然认为,抽调全部兵力去攻打万敛行实非明智之举。要知道,我大阆国刚刚才在南部烟国的战场上遭遇失利,如今又面临着万敛行的反叛。倘若此时我们不顾一切地集中所有兵力南下攻打万敛行,那么周边的其他邻国势必会趁虚而入,对我们大阆国发起反击和进攻。届时,我大阆国必将陷入腹背受敌、无兵可援的困境之中,而由此带来的损失恐怕会远比当下更为惨重!”

听到王大人这番话语,刘大人眉毛一挑,不屑地追问道:“王大人,既然您见解独到,那劳烦您说一个不损兵折将的办法好喽!”

王大人稍作沉思后回答道:“依微臣之见,既然目前我们打不过万敛行,不如暂且按兵不动,以守为攻。若能保持现状,彼此相安无事,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刘大人闻言当即开始指责王大人,他不会错过任何一次整王大人的机会,“王大人,这样的话你竟然也能说出口,你打的是什么主意呀?你这分明是让我们大阆国向万敛行投降认输呀!难道,你要让咱们堂堂大阆国向那万敛行卑躬屈膝、俯首称臣吗?我倒要问问王大人,那万敛行究竟许你什么好处了?就在一个月之前,你可是信誓旦旦地说道,万敛行兵力匮乏,只需三万雄师便可将其一举制伏。然而今日,你怎的就突然改口,要我们大阆国直接投降了呢?难道你不清楚这里乃是大阆国的朝堂,而非那奉乞之国的朝堂吗?”

皇上闻言已经黑了脸。

皇上闻听此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如乌云密布一般,令人不寒而栗。他那威严的目光紧紧盯着王大人,似乎要透过对方的眼睛看穿王大人的内心。

面对刘大人的曲解合和皇上的冷眼相待,王大人冷汗涔涔,但是也只能据理力争了,让皇上相信他是句句良言:“刘大人,请不要歪曲我的意思。微臣绝无投降之念,只是当下局势所迫,既然无法战胜敌军,便不应强行开战。此时我军刚从南部烟国的战事冲抽离出来,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宜再度出兵作战。”

刘大人义愤填膺地说道:“若是不战而降,那与主动向万敛行屈膝投降又有何分别?再者而言,王大人,什么叫无法战胜敌人呢?咱们大阆国岂会缺兵少将?怎可能会败给区区一个万敛行?您如此说法,分明是有意抬高万敛行,蔑视我们陛下!话音未落,只见刘大人毫不犹豫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伏地叩头道:“微臣恳请皇上严惩王大人!依微臣所见,他定然与那万敛行暗中勾结,沆瀣一气!”刘大人此举显然是要将王大人置于死地而后快。

此时,皇上早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贵为堂堂九五之尊,生平最难以容忍的便是有人胆敢轻言投降认输。于是乎,这位失去理智、全然看不清局势的皇上,竟然不假思索地下令将王大人即刻斩首示众。

紧接着,皇上便雷厉风行地开始集结全国兵力,妄图一鼓作气击败万敛行。

然而,想要从各地调集大军绝非仅凭一道圣旨便能轻易达成之事。距离奉营较近的军队,尚需耗费十天半个月方可抵达;而那些地处偏远之地的部队,则至少需要历经长达两个月的艰难跋涉才能赶到。

如此一来,这就无形中为沙广寒赢得了招兵买马、积蓄力量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