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的远山眉妆在唐宋时期流行不衰,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远山,细长而曲,色微淡。时称远山眉,当时妇女多仿效之。”</P>
汉代文景之治时期,蜀郡临邛县的卓家传到了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卓家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P>
卓文君为四川临邛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出嫁后丧夫,《西京杂记》称此时卓文君十七岁,返回娘家住。</P>
而卓文君居家时,另一个人在卓文君之父设宴时登场了,他便是穷书生司马相如。</P>
当人们都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爱情故事所感动时,又有谁知道这是司马相如设的局,一个迎娶白富美的阴谋?</P>
时逢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没有可以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P>
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就来我这里看看吧。”</P>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亭子里,临邛县里的富人很多,如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P>
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一并把县令也请来。”</P>
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辞有病不肯前来。</P>
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P>
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P>
相如辞谢一番,开始弹奏《凤求凰》等一两支曲子,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P>
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P>
后来,卓文君夜晚与司马相如相会,俩人开始了私奔。卓父闻听女儿与相如之事异常气愤言断绝父女关系。</P>
后来司马相如得到汉武帝赏识,入朝为官,开始想纳妾而忘了妻子卓文君并写信给了卓文君有休妻之意。</P>
只能讲这些所谓饱读圣贤之书的人忘了他们口中圣人之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P>
卓文君在收到丈夫司马相如的信后,回了一首《怨郎诗》,司马相如看完赞叹妻子的才华与智慧,从此绝了纳妾的心思。</P>
聪慧如卓文君,才情如卓文君,智勇如卓文君。她总是善于把手里的每一张坏牌打好,她是一个完美的女神,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P>
因为她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与其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勇往前行。遇到瓶颈时与其抱怨身处死胡同里,不如去努力找寻新的出路。</P>
许多年后,司马相如弥留之际,他握着卓文君的手,颤巍巍地念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P>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为她扶绿绮琴演奏了一曲缠绵旖旎的《凤求凰》,拨动了帘幕之后佳人的心弦。</P>
她为他放弃锦衣玉食,冲破世俗礼教,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毅然与他携手私奔。上演了一幕“文君夜奔”的千古佳话。</P>
因为她相信有情便能饮水饱,当他飞黄腾达后决然抛弃糟糠之妻的她时,她用自己的才情,智慧和勇气挽回了他的心,同时也体面地保持了作为女性的尊严。</P>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一直为后世传唱,戏曲,小说,影视剧等都在上演千年佳话。</P>
而卓文君所写的怨郎诗是其十篇名诗中的一个,欣赏一下吧。</P>
《怨 郎 诗》</P>
作者:卓文君 两汉时期</P>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P>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P>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P>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P>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P>
卓文君之才的确在那个时代无人可及,此诗传世千年。”</P>
天幕盘点到,视频定格在两人生死离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