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瓦剌闹翻之后,锦州北面面临着瓦剌的压力,西面则是大梁兵马。
而锦州与现在被高句丽握在手中的辽东之地,也还隔着一条辽河,支援缓慢,难以防守。
若是梁军能够稍稍给些压力,必然能够让高句丽将锦州吐出来!
听到雍博荣所言,一众将领顿时眼睛一亮。
一场宁远大捷,斩获俘虏两万余,吓退高句丽、瓦剌数十万联军,一下子便让这群辽西精锐将校们的心气重新回来了。
就连此前,想要让山海关变成前线,从而拥兵自重的高继勋,此时也歇了这些不该有的心思,斗志昂然地请命出战。
李玉鉴闻言,当即朗声道:
“既然如此,当事不宜迟!”
“调集三千骑兵,由宁远千户郑武率领,前往锦州探查军情。”
“再传本王之令,北平府、山海关,抽调整训士卒,做大举进军之态,准备收复锦州!”
众将闻言,精神振奋,齐齐抱拳应和:
“末将等,遵旨!”
简单吩咐了几句之后,众将兴冲冲地告退回营,着手准备收复锦州之战。
而李玉鉴却是留了下来,与雍博荣一齐来到了书房议事。
“这次战事的回禀折子,伱可曾拟好了?”刚一落座,雍博荣便开口问道。
李玉鉴点了点头,道:
“已经拟好了,准备和议定的军功赏赐一同递上去,等候神京朝廷用印。”
雍博荣抱起书桌上的暖炉入怀,眉头微微一抬,看向李玉鉴,问道:
“你折子里说的是宁远之战,还是宁远大捷?”
李玉鉴闻言,理所当然地道:
“自然说的是宁远大捷啊!”
这一战,梁军仅以数千之众,辅以一部水师,斩杀俘虏两万余众,瓦解瓦剌、高句丽联军,保住了辽西之地。
无论是从战果还是战术上来说,都无疑称得上是一场大捷!
雍博荣闻言,当即摆了摆手,道:
“那可不行!这折子啊,还得润色一番!”
“宁远之战,上下官兵顽强作战,奋力抵抗,死伤惨重。敌军终因粮草不济,无奈后撤……总之,怎么惨烈怎么写!”
李玉鉴闻言,眉宇一凝,沉吟了片刻,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
“你说得不错!这次我都督辽西战事,力挽狂澜,逼退敌军,已然足够获得天下人的敬重了。”
“这场战事功勋耀眼,若大肆宣扬,只怕是有些过犹不及了!”
此时的她,还没能拥有足够与朝廷抗衡的实力,还是需在蛰伏下去的。
雍博荣点了点头,补充道:
“不错,这是一点原因。另外,还有一点!这么好的机会,应该趁机向神京要些东西的。”
“兵员、甲胄、军械、金银、匠人,咱们来者不拒,给什么要什么!”
高句丽在边境虎视眈眈,辽西兵力不足,时局艰难,神京怎么也得给点东西才是啊。
可若是报上去一个宁远大捷,就朝廷那鬼样子,怕是什么都不会给的……
过年有点烦,今天下午家里又来人了,没能码成字。
只更新三章,我有点不太满意,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