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猛与宽(1 / 2)

第245章 猛与宽

从神木到云中郡,没有直道可走,队伍沿河谷小道走了两日,又花半日时间渡河,才抵达云中郡。

韩信并没有直接去云中县,而是从雁门交界的长城一带开始巡视。

蒙恬治理二郡时日尚短,云中郡总共才设置了八个县,一县三千人口,地广人稀,很多时候走上大半日才能看到一个里聚。

中原地区十里一亭的规制,在这里也没有得到执行,人口聚集多一点的地方设有亭部管理治安,没人之处走上几十里也看不到一座亭舍,一个县最多也就四个亭,还不如中原一个乡的亭部多。

因为管理人员缺乏,中原又爆发动乱,最近逃亡之人越来越多,若不是有雁门边界的长城阻拦,云中八县的人口怕是要逃走大半。

不过即便有长城关口阻拦,还是有一些人能寻着管理空隙出逃,比如沿着黄河河谷,绕过雁门郡,直接逃往太原郡吕梁山逃亡。

韩信一行人从南边上来,沿途已经遇到过几波逃人,多数是没有验传的,也有一部分人居然是持证出逃。

韩信并没有惩治这些人,只是派了些士兵将其押回,有同路者,韩信便让他们跟着队伍一起走,路上还给供给饮食。

“郡守不惩治逃人,这些人回去后还会想着逃跑。”

这一日,队伍行到浑河附近里聚,眼见韩信又放回去一批逃人,蒙毅忍不住说道了起来,“以宽服民,不如以猛服民。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故宽难。”

曹参也说道,“蒙君说得是,您不对这些人施行任何惩罚,待我等离开,其必又往南逃,却是如何也禁不住。”

作为曾经的沛县狱掾,曹参的治民理念和蒙毅一样,都认为重罚是最有效的遏制手段。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直行的也是重赏重罚的治国策略。

陈平道,“昔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然大叔当政后,不忍以猛服民,施行宽政,致使郑国多匪盗,后兴兵杀之,盗则少止。

故而我认为,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方是最佳之策。郡守不忍重惩,却也不能完全不施以惩戒。”

陈平认为宽容和严厉应当相辅相成,但主要意思其实还是劝韩信应该对这些逃人施与一定的惩罚。

就连一旁听得云里雾里的小湖也说道,“是啊,犯错没成本,这些人便会一直犯,这还是郡守您从前教过我的,今日怎对这些逃人如此宽容?”

韩信勒停坐骑,望着那些往里中行去的逃人,轻叹道,“他等只是想回家见亲人,何错之有?”

几人愣了愣,这就是郡守不惩治的理由?那是不是说,犯错之人只要有理由,就什么事都能做?如果有人快饿死,为了活命抢了别人吃食,是不是也可以被原谅?

韩信转头看了眼几人疑惑不解的表情,翻身下马,“今日天色不早了,便在这个里聚外扎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