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吃瘪的F22战机(求催更)(1 / 2)

博格丹在返航的途中,故意把飞行的速度降低,等待那两架战机的到来。经过多次的周旋,博格丹驾驶着雅克-150战机,成功的与两位阿美莉卡海军飞行员打招呼,并开启加速模式,在他们面前消失。

本来还在追赶的F18A大黄蜂也进入超音速模式,但人家是五代机。五代机的标配速度就是超音速巡航,四代机做不到这样的模式。不过在博格丹朝着海参威方向返航的途中,雷达出现一个红点,出现的时间不长就也一闪而过。不过这个一闪而过的红点,应该就是对方F22战机。

此时飞行的F22战机一直在目标海域进行飞行,因为在他的机载雷达也发现过异常情况。对于常年驾驶五代机来说,这肯定就是对方的五代机。

F22战机开始继续朝着前方追赶,想要与那架雅克-150碰一碰,看看到底是谁更加厉害。正当F22战机飞进目标空域之时,突如其来的雷达警告,让这位驾驶员克拉克森惊出一身冷汗。

‘滴,滴,滴,warning!warning!warning!’整个F22操控界面开始显示红色,并警告。克拉克森破口大骂,并开始做着规避动作。“噢礼蟹!”

缓过神来的克拉克森这才发现,对方的1164型防空驱逐舰雷达探索能力超出了预估范围。刚刚接近对方的250公里范围内,就已经被发现并雷达锁定。已经大大超出阿美莉卡的阿里伯克驱逐舰的防空雷达警戒范围。

博格丹驾驶者雅克-150此时已经在开始降落,因为油耗的问题,不可能长时间在空中飞翔,而且目前测试的就这两架飞机。另外一架还在机库,作为紧急备用。

“报告,已经可以确定对方就是阿美莉卡目前最先进的F22战机,我们的S波段雷达在350公里范围就已经发现对方。现在已经打开火控雷达照射对方,如果对方还不驱离,我们将会测试防空导弹性能。”一位来自红色造船厂的技术人员波尔基斯开口道。

萨克拉扎耶夫听完之后立马瞪大眼睛,没有想到这群技术人员这么疯狂,竟然敢打F22。防空导弹真的发射出去的话,打不下来还会暴露出己方的不足,如果真的打下来,可能会引发国际纠纷。“波尔基斯先生,在来之前可没有这个测试科目。请严格遵守规定行事!”

刚下飞机的博格丹在耳机里面开始汇报道。“我建议启用备用的雅克-150进行拦截。请批示!”

“批示驳回,如果F22接近我们的180公里射程内,就立即发射导弹开会。先在公共频道交涉驱离。”莫吉列维茨拿着对讲机给指挥室下达命令道。

此时F22正在应对火控雷达的锁定,并向着‘企业’号航母那边进行汇报最新的信息。“报告,企业号。俄国的1164型驱逐舰具备探测隐身战机的能力,我正在摆脱对方火控雷达的锁定。”

“克拉克森,我命令你立即返航,命令你立即返航。我们已经收到来自俄国的警告信息,请不要扩大双方的误判。请不要扩大双方的误判。”企业号航母指挥室那边传来最新的命令。

就在五分钟前,1164型防空巡洋舰的最高负责人莫吉列维茨向阿美莉卡这边开始建立专属沟通频道。“我是俄国太平洋舰队莫吉列维茨中将,我们目前在xxxx海域进行例行装备测试,现已经准备返航。请你们管控好战机,如果接近我们180公里范围,将会立即开火,一切责任将由你们美方负责。”

“我是企业号舰队负责人,菲利普。我方航母正在前往釜山港口,请贵方与我方保持距离。目前已经下令战机进行返航,如果贵方继续靠近,我们将会采取强硬措施。”菲利普强硬的回复对方,并开始下令让F22返航,不能进一步引起双方的冲突。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五代机交锋就这样失之交臂,双方也只是在雷达互相看到那个红点点而已。不过今天的雅克-150已经成功引起阿美莉卡的十足重视。

半个小时后,五角房子再次召集研讨会,召集洛马公司、波音公司和格鲁曼公司的技术人员,连夜研讨本次出现的雅克-150战机。并对cIA内部下达最高命令,尽一切可能收集关于雅克-150和米格-55两种先进的五代机详细情报。

05年10月2日哈萨国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在这里围观的摄像机和电视台记者已经把整个观测台挤得水泄不通。各大互联网媒体也会进行全场直播。因为本次发射的是由俄国深空宇宙探索公司自主研发的埃忒尔一号实验空间站。

这架空间站长15米,宽4.5米,重量25吨。它将搭载大力士一号重型火箭,抵达预定轨道。这将标志着俄国深空宇宙探索公司已经进入商业运营的第二步战略。

目前已经有,飞利浦、拜耳、辉瑞、阿斯利康、西门子、Ibm、谷歌等公司开始预定商业合作位置,并且来自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苏黎世理工大学、法兰克福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太平洋大学、函夏科技大学、hK科技大学、宾西法利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提出合作模式。

如果本次发射成功,那么将会在2个月后,与暴风雪二号进行对接。其中将会有两名俄国宇航员和一名德国宇航员进入空间站进行为期6个月的科学实验。这其实也是俄国深空宇宙探索公司与拜耳和西门子合作的一部分。不过今天的主角还是这艘埃忒尔一号实验空间站的发射。

当地时间上午8点,红色的晨光映照在整个巨大的发射台上。而发射台上坐落一艘巨大的重型火箭,因为液态燃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次使用的也是这种燃料,所以保持一定的恒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