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龙祁负责监视吐蕃人,郭昕负责调集军卒、随时策应,孔攸则是负责追查长安内应的下落。</P>
然而,数日追查下来,收获并不多。</P>
吐蕃刺客的路引,其中户籍、职业、样貌等等信息,全部来自于陇西。</P>
长安距离陇西并不算太远,孔攸令人快马去追查细节,发现这些吐蕃刺客的身份信息,皆是有人故意伪造,再偷偷录入了州县的阚册,最后报入了户部。</P>
再往下细查,当年负责录籍的官员和文吏,皆在数个月前,死于各种意外。</P>
一时间,想要从路引和户籍入手,追查内应的下落,这条线索算是断了。</P>
至于刺客落脚的宅子,乃是关中商行一位王姓商人的私产。</P>
数个月前,这位姓王的商人在江南东道,因为得了急病,一命呜呼,这间宅子如今处于无主的状态,也根本牵涉不到其他人的身上。</P>
换言之,一番忙碌下来,无论是桑赤若,还是长安城中的内应,都没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P>
眼见庆典之日,很快就要到来,孔攸、龙祁和郭昕再次来到宫中面圣。</P>
周钧瞧见三人的表情,就知道追查的进度,怕是不尽人意。</P>
龙祁先开口说道:“这几日监视下来,那些吐蕃刺客倒是没有什么举动,每日只是去街上探查地形,剩余的时间里,都是在宅子中等着。”</P>
周钧疑惑道:“桑赤若依旧没来?”</P>
龙祁摇头:“桑赤若依旧没有出现。”</P>
郭昕:“河湟、合川等地来报,吐蕃人并无异动,一切如常。”</P>
周钧:“换句话说,负责这次刺杀、以及后续策应的人,只有长安城中的这只吐蕃军队,再无他人?”</P>
郭昕点头。</P>
孔攸皱着眉头,向周钧躬身说道:“所有与刺客相关的大唐官员、文吏和百姓,全部在数个月前死于非命,想必是遭人灭口。”</P>
想到大唐内部,居然会有如此庞大的一股敌对势力,周钧顿时感到不寒而栗:“有能力将这些人全部灭口,却又不留下破绽,一定是对这次刺杀早有预谋,而且背后的势力,恐怕牵涉甚广。”</P>
孔攸点头。</P>
周钧:“庆典之日,近在眼前,既然桑赤若和内应们费尽心机,将这群吐蕃刺客安排在长安,为何他们迟迟不肯现身指挥,反而到现在还在藏匿行踪?”</P>
孔攸、郭昕和龙祁三人面面相觑,都没能给出答案。</P>
郭昕说道:“陛下,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桑赤若和那些内应们,一直躲在暗处,根本就没有打算亲自上阵。这群吐蕃军卒,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死士罢了。倘若刺杀得手,那便最好,即便失败,也不会牵涉到自己头上。”</P>
周钧:“的确有这种可能,在进城之前,桑赤若和内应们就已经安排好了刺杀的计划,一边躲在暗处,一边观察计划的执行进度,并且尽量不与刺客们接触,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P>
孔攸拱手道:“陛下,恕臣直言,吐蕃人的这场刺杀,倘若论起其中的危害,桑赤若尚是其次,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内应,才是最可怕的敌人。”</P>
周钧不禁点头,桑赤若毕竟是吐蕃人,而且是败军之将,他即便再怎么聪明,顶多也就是兴风作浪一番,不可能对整个大唐造成颠覆性的破坏。</P>
但是,那群内应就不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