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也不出所料,文官们提议先救灾民,武将们建议先发粮饷。很快朝堂上又开始吵了起来。
后来朱由校索性不在搭理底下的文武百官,直接将守在一边的,大汉将军营千户侯国兴给叫了出来。
早有准备的侯国兴出列后也不在藏拙,直接当着文武百官分析了自己全盘的计划和要求。
一,他要暂领大明福建水师,然后将三十万石粮食走海运,直入辽东,山东等地。
二,他要皇上授权,将奉献三十万石粮食之人,给予二个公爵之位。以为天下万民表率。另给出二十个侯爵之位,换取后续救灾的粮食,饷银。
三,他要统协整个受灾地区。凡沿途有敷衍,抵制者,凡四品以下,就地入狱。凡救灾过程中表现出色者,不论何出身,直接替。
此言一出,底下文武百官自然是一阵大惊,先不侯国兴此举是否有借机上位之嫌,单凭二个公爵之位,就足以让这群人羡慕到眼睛发绿。
随着杨涟的痛声疾呼,底下文官们也是纷纷上前,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高呼爵位,官衔来国之重器,怎可轻授。
况且能够拿出此等巨额银两之人,必然是商贾。商人都是见利忘义之徒,若开此列,大明上下,必然妖孽四起,国将不国。
更有甚者,骂侯国兴用心不良,献此等祸国殃民之计,后世史书必当遗臭万年。
看着哭爹骂娘,鼻涕与眼泪齐飞的言官,侯国兴无奈的跪在地上,对着朱由校开口道:
“皇上!此等非常之时,臣才出等非常之计。若众位大人不允,否决就是,何必诬赖臣祸国殃民。”
朱由校在殿前自然是支援了侯国兴一番,并表示朝会之中,献计献策,有功无过,但敢因此诬赖同僚者,就地杖责。
“皇上,侯千户此计虽足以度过难关。但此举太过功利,后患无穷,得不偿失。”
到这里,赵蓝星看了看朱由校,又看了看文官之首的刘一景,又开口道:
“微臣觉得相比之下,还是刘大人所献计策更为合理,虽眼下会有遗漏,但好在可以安稳渡过难关。也可让天下万民,知道皇上的爱民之心。”
言官们自然是一阵附和,武将勋贵们面面相觑。
朱由校皱了皱眉,死死握了握拳,正欲开口,一边的侯国兴一声冷笑,对着赵蓝星呛声道:
“以区区虚名,换万千性命,有何不可?难道皇上的罪己诏就能换来那多粮食,有希望是好,但最后靠的还是粮食。没有粮食,伤的是皇上圣名,死的子万千百姓……”
侯国兴心里一阵愤怒,他没想到这群文官们如此颠倒黑白,自己的计策起码能够确保受灾百姓,安稳渡过灾荒,确保辽东将士拿到粮饷。
而这群言官,居然准备让朱由校用一份所谓的罪己诏,来打法嗷嗷待哺的灾民,到时候唯一的结局,就是受灾地区尸横遍野,辽东将士士气低落。
当然,朱由校下个罪己诏,也许在全国会落个不错的名声。而真正受益的或许会是这群东林党,朱由校一份罪己诏,足以掩饰他们施政过程中所有的过错。
并且,能够让天子下罪己诏的臣子们,哪朝哪代留下的名声都不错。
侯国兴的突然发怒,到是让赵蓝星愣了愣,一直以来,侯国兴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宠臣。低调阴险,奸计百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以一时之疼,换百世无忧,有何不可。依你这竖子之言,只怕这大明,早晚由商贾之徒占据,到时奸逆当道,民不聊生……”
反应过来的赵蓝星大怒之下,直接仗着自己年老官大,对侯国兴以竖子相称,明讥暗讽。
“呵呵,既然赵大人觉得皇上下罪己诏可行,不若跟进一步如何?”侯国兴冷笑几声,继续道:
“古时有三国曹孟德杀粮官度过危机,如今看这局面有几分相似,不如直接将赵大人以贪污之罪拿下,在由皇上以所托非人之过,下罪己诏岂不更好?”
“你!你这竖子!”赵蓝星让气的瑟瑟发抖,半天不出话来。
“怎么,赵大人不愿?这样岂非更加完美?皇上为了万民,登基不过三月,也愿承担罪责,下罪己诏收拢万民之心。”
到这里,侯国兴看着瑟瑟发抖的赵蓝星退后几步,深深鞠躬,继续开口道:
赵大人,为了天下万民,自污其身,实在令下官敬佩不已。侯大人放心,待此次灾荒过后,皇上必定为大人沉冤昭雪。
赵蓝星伸着手指,指着侯国兴,口中喃喃自语道:
“竖子!竖子!”
侯国兴又转过身,对着跪着的言官,已经身为的文官们开口道: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赵大人果然饱读圣贤书,心中浩然正气长存,只是贪污之罪,只有赵大人一人,未免分量有些不够。”
完,在次转身,跪在地上,放下手中绣春刀,伸出双手,庄严的取下官帽,对着朱由校磕了几下,继续开口道:
“臣恳请皇上,将跪在殿前的官员和臣一起,以贪污之罪下狱,然后皇上在下罪己诏,这样自可安抚灾民。也可成全赵大人和臣等一片为国为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