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字来自当年万历皇帝的《平倭诏》,是明朝对抗倭援朝战争性质的肯定和结论。如今被杨林书写于墙上,更显威严森森不容侵犯。
邢云衢同熊廷弼一样,也被墙上的八个大字吸引。他轻捻着胡须微微点头,目光中竟是一片火热。
熊廷弼继续随杨林向军营中走去,只见内外清扫的干干净净,不见一丝垃圾。正中的校场里有些官兵正在训练,值日哨官一见杨林过来,立刻吹起铜哨高喝一声:“立正——!”
随着这声令下,校场中的所有官兵不论在干什么,迅速以后世中国军队的队列动作立正。一个个精神抖擞、挺胸抬头等待下一步命令。
值日哨官与营门前的张武生一样,迅速跑步过来向杨林施礼禀告:“禀告备御大人,标下丙哨哨官赵海臣,现正组织丙、丁、戊三哨各一队官兵进行训练。训练应到官兵九十人,实到八十五人,其中五人参加流水席帮厨。训练情况正常,请训示!”
“继续训练!”杨林抱拳回礼道。
“是!”赵海臣立刻转身跑回原先的位置,而后向官兵们高声下令道:“继续训练!”
邢云衢看着使用后世中国军队队列动作的官兵们,口中嚅嚅了几下才对熊廷弼小声道:“东家,我不懂军伍之事。但看杨备御练的兵,感觉就是好。比我之前看过所有的官军都要好,可这种好又说不出来是哪种好。”
“不要光看表面文章,究竟如何咱们还要继续看看。”熊廷弼是懂军事的人,他可不会过早下结论。因为要想看一支队伍有没有战斗力,涉及的方面太多了。
官兵们今天的训练科目是格斗、掘壕和刀牌术。他们在各自队官的指挥下进行训练。
格斗训练分拳脚和兵器两个种类。进行训练的官兵戴着厚厚的棉帽和拳套,俩人一组全力搏斗。直到其中一人被打倒为止。虽然戴着护具,但难免有口鼻溅血的情况出现。这让邢云衢大为震撼。
他紧走几步来到杨林身边施礼问道:“杨备御,在下邢云衢,字井石。此次跟随我们东家一同来到贵地行商。方才我见官兵训练拳脚相加、极为凶悍,甚至打的口鼻出血。难道他们这样不会因此产生仇恨嫌隙吗”
“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模仿实战、苦练精兵!”杨林说着向邢云衢抱拳回礼:“邢先生有所不知,官兵之间都是同袍之谊、生死之交,怎会因训练受点小伤就互生怨恨相反他们倒是由此总结经验,避免在战场上出现同样的失误。在战场上,这是会保命的!”
邢云衢听罢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在下不懂军伍,不过听杨备御之言,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受教了!”
熊廷弼在一旁将目光落在训练刀牌术的官兵身上。只见这些官兵与实战一样,全身披挂一丝不苟,在带队队官的指挥下进行攻防阵形的演练。
随着口令和哨子声,官兵聚散有序、进退如一,队伍中不时发出铠甲摩擦声和刀盾磕碰声。训练中,整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很有活力,每名官兵都严肃认真毫无懈怠之状。
熊廷弼为之暗自点头称赞。他见过许多官军队伍,其官兵训练程度和士气参差不齐各有差异。但是能比上眼前这些官兵的队伍并不多。如果非要比较,那么只能在当年参加抗倭援朝、播州平叛等战争的队伍中去找。
官兵们抛出一排标枪,手持刀盾分成波次发起冲锋,并摆开阵势演练“步阵刀牌攻防术”。只见刀光闪闪、盾牌铿锵,队伍步伐稳健进退如一,呼喝之声直上云霄。熊廷弼再次暗中称赞。
他知道,眼前这些官兵虽不是百战精锐,但可以看出训练有素士气昂扬。这就说明这支队伍极有战力,就连自诩精锐的京营也要让其三分。
熊廷弼再把目光转向另一旁正在进行掘壕训练的官兵,只见这些官兵也是满身披挂,分成前后三列,每列间隔二十步。他们挥舞着极为小巧的锹镐奋力挖掘。
在这些官兵的一旁有用于计时的大沙漏,里面的细沙正在快速流淌。不用猜也知道,这是让官兵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挖掘出符合要求的壕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