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推广土豆后就不用再担心这种情况发生了。
土豆的亩产量很高,即便是气候条件恶劣也不会减产严重。
穷困的百姓吃不起米面总归是吃的起土豆的。
眼下先得解决温饱问题,随后才是追求生活质量。
朱慈烺在田间挥汗如雨,刘传宗看的心疼,要上前拿方巾替朱慈烺擦汗,却被朱慈烺拒绝了。
“刘伴伴,你且退下待朕忙完了这一阵再说。”
刘传宗无奈道:“奴婢遵命。”
朱慈烺虽然十分注重日常锻炼,经常练习弓马,每天打一套五禽戏,可还是累的够呛。
农户们真是太辛苦了啊。
朱慈烺不过是在收土豆的时候下一回地,农户们却是需要每日都在田间地头劳作,体力的消耗是惊人的,怪不得每天需要吃大量的粮食。
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没有多少油水,主食自然就吃的多了。
这更坚定了朱慈烺增加商税、海税的决心。
相比于农户,商人尤其是海商这个群体真的是富得流油啊。
崇祯最大的问题就是只对着农民薅羊毛,而对商人太放纵。
郑芝龙可以靠收海税收到一年一千万两,朝廷为什么不行?
商人本就攫取了大量的财富,理当多缴赋税,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至于矿税更是必须严格征收。
自打朱慈烺宣布全国矿产归朝廷后,这才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收到了两百万的银子,一年保守估计也有五百万两银子进项。
这都是大钱啊!
下一步朱慈烺准备对盐业开刀。
盐商是不亚于海商的巨富群体,一个个富可敌国。
作为垄断资源,盐商的收入进项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大明对盐业本来管理的很严,靠出售盐引来控制上游资源。
盐引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每个盐商能够分配到的盐量便是一定的。
但到了明中后期,盐引制度废弛,私盐遍地都是。
尤其是沿海诸省,到处是晾晒私盐的。
官府基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拿了孝敬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这却严重的损害了朝廷的利益。
崇祯年间一年的盐税竟然只能收到几十万两,这是何等的可笑!
即便保守估计,盐税也应该收到一年几百万两。这些盐商真是把朝廷当傻子呢!
朱慈烺可不愿意做这个傻子!
既然开中法已经废弛,那么便要想出一个新的办法来。
朱慈烺的初步设想是成立皇明贸易商会之类的机构,作为管理盐业的唯一责任部门。
这种机构既不是朝廷部门,也不是民间商会,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机构。
当然,此机构是直接对朝廷、对天子负责的。
这相当于在这个行业树立了一个准入门槛。以前这个门槛是盐引,现在便是会员身份。
而加入此机构必须缴纳一笔数额巨大的保证金,定期接受监管缴纳赋税。
当然,盐商们依然可以我行我素贩卖私盐。但朝廷不会再妥协了。
朱慈烺决定命各地军队严查私盐贩售,一经发现立即逮拿处决,以正国法。
...
...
。